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

 

   時間過得好快,一晃眼一個月就要過去了!在準備撕掉2012年1月、即將換上2012年2月的日曆之前,特別拍下,謹與大家分享與勉勵!

《普賢菩薩警眾偈》

真正的光明燈

 

   看到這一則新聞:「省下玩具錢 6歲童認養路燈」,讓印隆聯想到兩件事情,特別提出來跟大家分享。

  一是想到昨日來幫印隆打針的格友菩薩,提到她在帶兒女去便利商店時,會把零錢交給他們,讓他們投入便利商店的愛心捐款箱,她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培養孩子們懂得布施的心。印隆對此十分讚嘆,因為若能從小養成布施之「捨」心,則孩子們可逐漸消弭無始劫來的悭貪、嫉妒、好比較等自我自私的習性,而長養廣大慈悲心胸,並能增福增慧呀!真是一位有智慧的媽媽~

  另一是想到「光明燈」的事情;以前有人問印隆點光明燈的意義,印隆回答是:在願意照亮他人的同時,也就會照亮自己,這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就像是我們現在在齋堂、在大殿...等各處,都可以清楚的看見四週的環境,就是因為有人為我們「點燈」。

應以何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看到一則很有意思的新聞: 入境問俗!鹽水天主堂聖母像媽祖 最後的晚餐是包子? 。當初佛教從印度傳入到漢地時,也是融入了漢人文化,不論是服裝、寺院建築乃至於出家人的生活方式,都產生了漢化。而在歷史上有名的「犍陀羅」藝術,即是以希臘的文化融合至佛教精神所產生的(希臘曾經信仰過佛教),可參:http://www.jcedu.org/fjwh/diaosu/01.htm


(犍陀羅雕刻-釋尊樹下誕生圖),引用自:http://www.dha.ac.cn/0400/index.htm

供佛齋天與拜天公

 

  昨晚(初九凌晨)至今早,淡水的鞭炮聲絡繹不決,應該是為了「拜天公」的習俗。但其實「拜天公」是從佛教的「齋天」而來,就像是「中元普渡」是由「盂蘭盆法會」而來。

  「齋天」又名「供天」,是隋代天台智者大師依《金光明經》制定《金光明懺法》時開始的。據《金光明經》載:諸天在「金光明會」上時,於佛前發菩提心,護持佛教,奉行正法,修諸善業,不做惡行;諸天也遵照佛陀的囑咐,巡行人間,以慈悲心輔助有德的人,提攜修道者圓滿佛果。因此諸天又叫護法龍天,護持三寶,讓正法永住。

  在《法華經》〈方便品〉中說:「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眾生樂著五欲樂,很難覺悟佛法的真理,所以佛有入涅槃的意思。於是「梵天王、釋提桓因」等諸天恭敬合掌,禮請佛轉法輪。佛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而思:「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佛於是同意了,先到鹿野苑說法,之後又到各地方度化很多眾生。 

  佛教的齋天佛事,禮拜《金光明懺齋天法儀》,代替諸天禮敬供養三寶,並且持誦《金光明經.空品》、及以種種香花美味飲食,供養功德天女、諸天神眾。以感謝諸天對於法會的護持,並且祈求諸天護念與會大眾,滿足大眾的願求,進而仰仗《金光明經》及諸佛威神之力,與一切眾生,同發菩提心,究竟成佛。

  在《金光明經》中,功德天女功德天女(又翻譯作吉祥天女)在金光明會上宣稱,只要有人至心禮敬供養諸佛菩薩、持誦《金光明經》、並以香花及種種美味,灑散諸方供養諸天,便能得到功德天女以及諸天神眾的護念而滿足一切願求。而諸天神眾也一致強調,《金光明經》對他們而言,是無上的甘露法味,聽聞此經,不但能增益他們的體力,更能加強他們的神通力。所以與會大眾至心誦念《金光明經.空品》,可說是對諸天最殊勝的法供養。

  所以,「齋天」的意義並不是民間的「拜天公」,而是對佛法的護持與修學。除了感恩諸天菩薩的護持,同時也祈願諸天菩薩,以虔誠禮拜三寶及迎請諸天光降受供,使得佛法興隆,三寶常作眾生的暗夜明燈,保佑我們這個世界,能夠長久的祥和平安。

  在碩一時,印隆曾經有發表一篇得獎論文:「從《梨俱吠陀》三十三位神祇到《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三十三應化身:初探印、中文化之救度觀」,其中有一章節是在探討「諸天(Deva)」。這個研究非常有趣,可以看到從印度的諸天神到漢地的各天神之演進,因此也以一段的「從西天到東土:漢化的諸天」內容,來探討漢地諸天神與印度諸天的關係。

  佛法從西天經過西域東傳到漢地,漢族向來有容納但又充分改造外來文化的能力,不斷使之「歸化」,《金光明經疏》云:「外國呼神亦名為天。」從印度傳來的諸神,統稱為「天」,尊稱為「尊天」,是管領一方的天神,級別相當於人世間的帝王。在佛教中,他們仍屬於輪迴在三界六道的眾生,但都是佛法的護持者。這些在《梨俱吠陀》等印度傳統古老典籍中所出現的「夷狄之神」,原本在南亞次大陸的古老神話各有生平,甚至於出現的時代比釋迦牟尼佛要早很多,被納入為佛教護法神後也產生新的身份。到了漢地後,這些諸天逐漸「漢化」,祂們穿戴上漢服衣冠,轉化成漢人面孔,並出現在漢地寺院裡,這就是「漢化的諸天」。

  印隆喜歡佛學研究,是因為其可以讓我們可清楚的知道許多信仰與文化發展,以正信的方式更堅定對於佛法的正知見,而非只是情緒上的迷信(會退轉),或是過於理性的學術探討而已(無宗教實踐情操)。就像現在有許多人所談論的「偽經」之爭,多半是利於文獻學的角度來看待,但若對於歷史背景與文化、宗教實踐等面向未加以考量的話,則無法看到此經對於人類的影響力與重要性。

  學佛與佛學,是相資相成的,千萬不可落於一邊,如此甚為可惜。

 

 

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願如藥師如來,為眾生的身心靈健康而努力!

 

 

  印隆一直有一些想要主要深入的研究方向,分別是天台教觀、戒律與生活、佛教醫學及寺院組織管理。當然,戒律、佛教醫學及寺院組織管理這三個主題都不離天台教觀的核心,只是再以三個方向來做深入。

  昨日大專同學來訪,同學的同修(也是教授)跟印隆一見面,就談起了關於佛教醫學的事情,讓印隆很是歡喜。而今天有一位格友打電話給印隆,推薦一本近日很暢銷的醫學書(因為他看到裡面有提到印隆所罹患的罕見疾病),希望對印隆有所幫助。

  印隆一直相信,對於疾病的治療一定是要從身心一起下手,但目前的醫學大都是偏向物質的身體療法,只有少數會注意病患的心理層面。而今日又剛好看到慈濟網站的新文章:「"真原醫" 回到天然歸於心」,讓印隆很是歡喜,有許多理念很相近,只是印隆主要想要從佛教醫學的角度來下手,希望大家能身體健康,也能心得解脫(離生死苦)。

  另外近日還看到一篇文章:「寬心便快樂自在」,他的想法跟印隆的就更為趨近,希望以佛教得修觀之功,透過念力,得到快樂自在。

  印隆常在想,自己所罹患的罕見重症疾病的因緣,或許是一種使命,它除了可以幫助我體會到眾生的病苦之外,更能讓我有機緣以身作則。若我真的能解了離苦得樂之法,就不違我當初於先慈靈前所發之誓願:「印隆發願如藥師如來,為眾生的身心靈健康而努力!」

  看著架上已準備好的相關經典與各種醫學資料,我是否應該開始進行了呢?


2012年1月28日 星期六

有緣才能相聚相識

   今天大專好友一家人來訪,去年我們在法鼓山相見,但因為今年印隆在淡水休養,同學就特地北上到淡水,真是令印隆十分感動!

  時間過得好快,看著同學的一雙兒女,隔一年又長大了許多!印隆有另外一位好友,她的兒子都要上高中還是大一了呢!ㄚㄚㄚ~

多為對方著想,就是為自己修福培福

 

  之前曾經跟來訪的朋友說過,在將垃圾做資源回收前,一定要先沖洗乾淨,以方便做資源回收。這是對負責處理資源回收者的尊重,也是珍惜自己的福報與培福;因為在結善緣的情況下,才會有福!

  今天在慈濟的網站上看到這一篇文章:開工第一件事 把福撿回來,其中有引用一位志工的話說:「剛剛在做分類時,發覺有些飲料杯沒洗就回收了,真的好臭,這讓我對平日總在環保站付出的環保志工肅然起敬。」若是大家都能在丟棄前先處理好,多為對方著想,就是為自己修福培福。

  當然,就如文中所說,能提醒自己少消費、少用一次性商品,如:飲料杯、免洗碗、筷等,不要增加地球的負擔,這是最好的!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少給眾生負擔,就是讓自己過得更好!

 

 

靜思語:以愛待人、以慈對人,則不惹人怨,亦能結好緣。

 

 

每日靜思語圖案 :

http://news.tzuchi.net/QuietThink.nsf/4FC712AFFFEEF5DB4825680000120D09/B1CB508080E3AEF248256B3A00341733/$FILE/869.jpg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學佛要親近「善知識」,也要辯認「善知識」/于凌波居士



 在世俗社會中,初入社會的人要結交益友;
在佛教中,初學佛的人要親近「善知識」。
我人立身處世,交友的關系極為重要。
與朋友相處,朋友的言行,對我人的人格、行為,具有「薰習」的作用。
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是以親近良師益友,是極重要的事。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也是說明擇交的重要。
孔子認為,跟「益者三友」交往有進德輔仁之裨益。
「友直」者,指與言行正直的人為友。
「友諒」者,指與誠實安信的人為友。
「友多聞」指與博學多聞者為友。
唯近墨者黑,若誤交「損者三友」則有損人格。
「友便辟」指與「習於威儀,致飾於外,內無真誠」者為友。
「友善柔」指與擅於諂媚阿諛者為友。
「友便佞」指與巧言善辯卻沒真才實學者為友。

 而學佛的人,尤其是初入佛門學佛的人,親近「善知識」較交朋友尤為重要。
何以故呢?
學佛的目的是轉迷成悟、離苦得樂。
如果有「善知識」領入正途,自然可以依法修行,解脫生死大事;
如果遇上「惡知識」領入岐途,那就可能由迷入迷,求樂得苦了。

 於此,我們先來探討什麼叫「善知識」。
「善知識」一語,是由梵語〈印度話〉翻譯過來的,其意是指正直而有德行、而能教人以正道者。此又作「善友」、「勝友」、「善親友」;
反之,教導邪道之人,稱為「惡知識」。

據《大品般若經常啼品》載:
能說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之法及一切種智,而使人歡喜信樂者,稱為「善知識」。
而《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記述,善財童子於求道過程中,曾參訪過五十三位「善知識」。
即上至「佛」、「菩薩」,下至「人」、「天」,不論以何種姿態出現,凡能引導眾生捨惡修善者,均可稱為「善知識」。

我相信,每一個學佛的人,莫不希望遇到「善知識」、親近「善知識」。
問題是,如何辨別所遇到的、所親近的,是真正的「善知識」,而不是冒牌的「善知識」。

末法時代,佛魔難辨,有太多的外道邪師,披著佛教的外衣,冒充「善知識」;
有太多的投機取巧之輩,打著佛教的旗號,冒充「善知識」;
有太多模糊儱侗之人,對於佛法義理自己尚認識不清,為沽名釣譽,冒充「善知識」;
有太多的利慾薰心、藉機斂財之輩,販賣如來,冒充「善知識」。
如何在這許多的「善知識」中,辨別真偽邪正,就要靠當事人的智慧了。
事實上,魚目混珠, 邪正難辯,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所以親近「善知識」,不僅是聽其言,且要觀其行。
聽其言,辨別其所說的佛法,是否「了義」 ;
觀其行,要看其是否言行一致,而不是口是心非,別有目的。

「善知識」說佛法,是否了義,
在小乘佛教時代,以是否契合「三法印」來辨別;
而大乘佛教,則以是否契合「一實相印」來印證。
所謂「三法印」,即「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磐寂靜印」。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稱:
「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磐。」
 所謂「一實相印」,即印證「善知識」所說之法,凡是契合諸法實相之理者,是了義經;不契合諸法實相之理者,是不了義經,視同魔說。


《三藏法數》卷四日:
「『一實相』者,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難諸虛妄之相也。
『印』者信也,蓋如來所說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理,印定其說,外道不能雜,天魔不能破,若有『實相印』,則是佛說,若無『實相印』,則是魔說。」
雖然如此,但是初入佛門學佛的人,根本不了解「三法印」、「一實相印」的義理,所以也就無從辯別印證了。


我們還是從通俗的佛理、及現代社會光怪陸離的現象,來辨別法的邪正,及「善知識」的真偽。
有一位不是冒充的「善知識」 創辦「弘一大師紀念學會」的陳慧劍居士,著有《正法論》一書,其中有一篇《定邪箴十八帖》,來辨別法的邪正。
 我現在引用其中一部分文字,來幫助我們認識「善知識」的真偽。
現在列條分述如下:
一、是自立宗派,僭稱某某宗主、某某活佛,以吸收信徒者,不是真「善知識」。
二、凡是以「即刻開悟、一世解脫」為號召,以吸收信徒者,不是真「善知識」。
三、凡是以神通、通靈為號召,以誑惑世人者,不是真「善知識」。
四、凡是以巫術、降神、催眠為號召,以誑惑世人者,不是真「善知識」。
五、凡是以符咒、財星、某某明王為號召,誑稱能使人能立即致富,以吸收信徒者,不是真「善知識」。
六、凡是以奇法異能、神靈顯跡為號召,吸引好奇眾生者,不是真「善知識」。
七、凡是說肉身可以不死,肉體可以飛騰,以長生不死為號召,誑惑世人者,不是真「善知識」。
八、凡是以種種奇異苦行,自我傷殘,妄稱代眾生受苦,以此吸收信眾者,不是真「善知識」。
九、凡是以奇裝異服,神秘傳法為號召,以誑惑信眾者,不是真「善知識」。 十、凡是以「五邪命」(詐現異相、自說功能、佔相吉凶、高聲現威、說得供養。)附會佛法,吸收信眾者,不是真「善知識」。
偽「善知識」的形式、言行,種種不一,暫舉上述十例為止。
何以說上列言行的人,不是真「善知識」呢?
 因為以上種種言行,根本不是佛法。
原來弘揚佛法、續佛慧命,是十分神聖嚴肅的事,那是「上求下化」(「上求下化」「上求」是「上求」佛果,「下化」是「下化」眾生。「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眾生」是利他。合「上求下化」叫做菩提心。菩薩的一切萬行,皆不出此範圍。 )的菩薩行。菩薩度化,要弘揚正法,不能滲有名聞利養的私欲目的。
至於本身就是外道、披上佛教的外衣散布邪說,或本身不懂佛法,附會佛法而藉機斂財,根本就是詐欺行為,那裏是什麼「善知識」呢?

至於學佛,是以佛陀為榜樣,學習佛陀的言行,依法修持,以求智慧增長,而能證得諸法實相。 那是要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力行實踐。這其中,沒有捷徑,沒有僥幸,更不能投機取巧。 那決不是憑藉著神通、通靈、符咒、巫術即可達到目的。如果以為這些怪誕不經的行為就是學佛,那是「非因計因」,無寧是緣木求魚。

佛陀,是人格圓滿的聖哲。
我們學佛,要先自做人學起,以圓滿自己的人格為學佛正途。

印光大師說:「欲學佛祖,須先取法聖賢。倘躬行有玷,倫常乖舛,尚為名教罪人,何能為佛弟子?」

太虛大師提倡「人生佛教」,有偈子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為真現實。」


決沒有行為邪惡之人可以成佛,
絕沒有利欲薰心之人可以成佛,
絕沒有貪戀五欲六塵之人可以成佛,
也決沒有見解不正、跟著邪師邪見的人走,只想求神通、找捷徑的人可以成佛。
並且,我們如果要親近「善知識」,我們本身就先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如果我們本身見解不正,行為邪惡,心中三毒熾燃,我們如何能親近「善知識」呢?所謂「冰炭不同爐,薰蕕不同器。(「薰蕕不同器」釋義, 薰:香草,比喻善類;蕕:臭草,比喻惡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個器物裏。喻好和壞不能共處。)」氣味不投,如何能親近得來呢?


出處 《孔子家語•觀思》:
“回聞薰蕕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類異也。”


正信的學佛同修,一定希望親近「善知識」,以期在學佛過程中,有一個指路的人。
但在你親近「善知識」時,要放亮你的眼睛,運用你的智慧,看看對方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識」。

 

引用出處:http://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odnews&aid=1440885

 

親近善知識,則能道心不退,恆持精進!

   今天與兩位佛學院的同學見面,說來這也是要感謝FB,FB真是太神奇了,讓多年不見的我們又再度相逢。算算從民國83年到現在,我們認識也快要19年了呢!

  雖然那麼多年沒有見面,但一點生疏感也無,就好像昨天才畢業而已。也覺得同學們並沒有變老,還是一樣年輕(應該是印隆也希望自己仍舊是一樣年輕)~

2007第一屆水陸典藏

雖然2011年的水陸法會已於去年年底的檢討會議後,當年度的整體工作算是圓滿告一段落了,但是相關的工作仍舊在持續進行中,真的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利益眾生的佛法事業,將永遠持續著。

在水陸網站的工作中,其中之一有個重要的項目,就是「水陸典藏」,目前已完成了第一屆、也就是於2007年所舉辦的水陸法會的典藏紀錄。看到這些精采的照片與優美的文字,真的是令人十分感動!

從水陸專網的首頁,就可以直接點選進去:http://shuilu.ddm.org.tw/index.aspx


或者直接點選2007第一屆水陸典藏的首頁:http://shuilu.ddm.org.tw/shuilu/1st/index.html。共分為兩個大項目:一是「人生雜誌」中的當期專文介紹,二是「本屆特色」。


感恩《人生雜誌》的版權提供,讓水陸專網也可以跟大家分享對於當屆水陸法會的詳細介紹,好像上了一堂水陸法會簡介的課程呢!


而在「本屆特色」部分,感恩錦珠菩薩整理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照片,還有今惠菩薩的妙筆生花,以簡潔洗練的文字搭配莊嚴的照片,帶領大家重遊當時的法會情境。


在「本屆特色」中,共分為17個子單元,每一個單元都可以讓人流連忘返,如臨現場~


這是「師父關懷」的子單元,可以看到我們所敬愛的 聖嚴師父,即使身體不適,仍以慈悲安詳的笑容,溫暖每一個弟子的心!


看到這一張有以前一起共事的好夥伴--常戒法師,他對山上的水陸法會貢獻極大啊!他將生命中最後的時光,都奉獻在三寶事業上,實是令人感動!也相信他在極樂世界中充好電後,很快就會乘願再來。


下周也要提出今年水陸法會網路共修初步的想法企畫案了,目前正在努力中,希望有更多的福德因緣來成就,饒益更多有情!

 


 

結緣:綠檀木大隨求福祿(已結緣圓滿)

於過年前,發心菩薩護持一批綠檀木大隨求福祿(葫蘆)飾物與大眾結緣,此次共供養386個,感恩發心菩薩的護持!於新年已供佛過,於今日初五開工日佈達與大眾結法緣。(另外要補充一下,如果看到「已結緣圓滿」,就表示此次已結緣完畢)

綠檀木大隨求福祿(葫蘆)飾物小巧莊嚴,並散發一股淡淡的檀香。很感謝發心菩薩的護持佛法,願以此功德,回向大眾福慧增長,平安吉祥,善願圓滿,共成佛道!

大隨求菩薩乃觀音菩薩之變身,常隨眾生之願求而施予,故稱「大隨求」,密號「與願金剛」。各位也可以參考:http://tw.myblog.yahoo.com/budaha-168/article?mid=2638


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

相由心生

   昨天要回山上過年兼辦事情,請義工菩薩來幫忙開車帶印隆上山,要出發前,義工菩薩突然跟印隆說:「法師,我最近有看到妳blog上的五年前跟妙師父拍的相片,覺得妳的面相變好多哦!以前感覺比較『利』!」

  印隆笑著說,是呀!好多人都這麼說呢!連自己也有這樣的感覺。自己這幾天也有在整理以前的日記文章,不管是透過文字或是照片,也看到了自己的改變。

釋印隆日記彙整--碩二上學期

- 20090912_法鼓山大學院98學年度畢結業開學典禮
- 20090918_看到格友順利成為行者
- 20090918_善因緣巧遇另一位格友
- 20090922_福慧兩足尊的菩提道
- 20090923_準備進行行門呈現計劃
- 20090926_第二十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 20090928_提出畢業行門呈現想法
- 20090929_行門指導教授與題目

- 畢業行門呈現記錄記錄於碩二進行畢業呈現的心得

 - 20091001_轉組考試終於考完了~
- 20091002_有願力才能勇敢的面對考驗
- 20091002_珍惜十方所護持的色身,與大眾共同成就法身慧命
- 20091003_中秋節......
- 20091005_母親往生四年了
- 20091006_轉組考試通過了~
- 20091016_再次謝謝大家的關心
- 20091017_佛學研究與修行和現代出家人的本份
- 20091021_一份結緣是一份菩提善願
- 20091024_最好的收納是...
- 20091026_感恩兩位日文課的老師
- 20091027_讓我們彼此共同成就
- 20091028_過眼雲煙
- 20091029_因緣真是甚深微妙(拜見實修「般舟三昧」的長老尼)
- 20091029_對於「學佛」~給學姐一個鼓勵與讚嘆
- 20091030_今天很生龍活虎
- 20091031_法喜的一天(拜見另一位實修「般舟三昧」的長老尼)
- 20091103_有回應才是負責任
- 20091104_化眾、隨喜、回向與心量
- 20091106_修行的根本態度就是要誠實
- 20091109_我的論文研究方向
- 20091110_實驗紀事
- 20091116_對三寶生起信心
- 20091117_今天山上有一件喜事
- 20091119_古逸堂養生館 與 嚴土熟生
- 20091122_梵音繚繞
- 20091123_玉蘭花
- 20091201_不可思議的善因緣~有願就有力!
- 20091208_法華的饗宴
- 20091212_半盞燈
- 20091215_妙師父愛心包裹
- 20091216_歡喜山上的新戒法師受戒圓滿
- 20091220_禪一
- 20091222_要感恩逆增上緣
- 20091223_呵護百合幼苗
- 20091228_生熟互轉
- 20091231_祝福大家:安和豐富
- 20100101_阿彌陀佛聖誕快樂!
- 20100103_靈界的譯者_作者演講
- 20100105_終於交了行門呈現指導教授同意書
- 20100111_行門呈現期末報告
- 20100111_人文資訊學期末聚餐~感恩謝清俊教授
- 20100112_香花供養
- 20100113_石門茶園之旅
- 20100114_「大悲心起 願願相續~傳燈法會」說明會(一)
- 20100114_「大悲心起 願願相續~傳燈法會」說明會(二)
- 20100114_「大悲心起 願願相續~傳燈法會」說明會(三)
- 20100114_「大悲心起 願願相續~傳燈法會」說明會(四)
- 20100115_參訪金法林
- 20100121_整理這幾年來的日記
- 20100122_今天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 20100122_感恩諸位同參善知識
- 20100122_感動



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2012 新年供佛花果

 感恩菩薩們的發心,讓印隆今年有莊嚴的香花及水果可以供佛。每天都換上新鮮潔白的玉蘭花(格友教的保鮮小秘訣:將玉蘭花放在保鮮盒冷藏起來,就可以放比較久),還有印隆喜愛的水仙。在初一時水仙花綻放了!特別拍下來與大家分享。

在本期(NO.342)《人生雜誌》上的文章:三德祕藏 平等普度

在過年前,就已收到第342期的)《人生雜誌》了!這是印隆在《人生雜誌》的第四篇,感恩法鼓文化在年前就把熱騰騰剛出版的雜誌寄來給印隆,謹跟大家分享。

這期的主題是:「三德祕藏 平等普度」,也仍舊為印隆碩士論文第五章的一段小節之內容所作的精華編輯。延續上期說明透過三智一心的修持,能成就三德祕藏平等普度一切眾生之義。而本篇是更加發揮三德祕藏的勝用,在《水陸儀軌》的儀文中,也多處以三德祕藏的要義,來說明水陸大齋法會所要彰顯的「平等普度」精神

覺情書--問世間「情」為何物?






  年前剛好跟幫印隆打針的格友護理師提到,許多人常會問印隆各式各樣的問題,大都是生死、病苦、家庭、工作、學業及感情之類的,也有少數討論修行心得或佛法法義。其中唯有「感情」一事印隆較難回答,或許是因為印隆從未談過感情,所以較難體會,為什麼眾生的情執如此之重?為什麼不把握珍貴人生好好修行?

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關於「安太歲」


  今天有格友提問到,佛教有「安太歲」的說法嗎?剛好今天又有一條相關的新聞:稱「8生肖須安太歲」 被質疑斂財,因此就一併提出討論。

  安太歲是一種民間信仰,太歲是中國古代天文和占星中虛擬的一顆與歲星(木星)相對並相反運行的星,爾後演變成一種神祇信仰(參:太歲)。由於華人對太歲神降禍的畏懼,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謂之「犯太歲」。「犯太歲」者唯恐觸怒太歲於己不利,便於當年全年祭拜太歲神,以求太歲神保佑自己消災免禍,此活動便是華人所謂的「安太歲」。一開始,安太歲是在家中擺設太歲神位,晨昏供奉一年。而今現代工商社會步調繁忙,一般人多到宮廟安太歲,以趨吉避凶(參:安太歲)。

釋印隆日記彙整--碩一暑假

- 20090702_要開始善待身體
- 20090711_懺悔與感恩
- 20090720_印隆請假一段時間
- 20090803_印隆出院了,感恩大家
- 20090709~12_病中日記(一)
- 20090715~22_病中日記(二)
- 20090723~24_病中日記(三)
- 20090725~26_病中日記(四)
- 20090727~29_病中日記(五)
- 20090815_懺文舉處罪花飛
- 20090815_感動的愛
- 20090815_轉化
- 20090820_最新健康檢查報告
- 20090821_樓長記事
- 20090823_可愛的中醫
- 20090828_我的大撲滿
- 20090903-4_在弘誓度過法喜的兩天
- 20090908_廣結善緣,以「捨心」的真心利益他人
- 20090909_相信有願就有力
- 20090910_感念檀越的布施
- 20090911_師徒連心
  

回向吳運蓮老菩薩身體健康,早日康復

 

願以此功德,回向吳運蓮老菩薩:
病障消除,早日康復,身心輕安,福慧吉祥!


20120122_法鼓山除夕聞鐘聲祈福法會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法鼓山除夕聞鐘聲祈福法會,這是印隆每年必參加的。但只有到現場參與過一次,自從行動不便後,就只能利用網路視訊直播來參加,但感覺是一樣的殊勝!

將NB搬到佛桌前,也是正是搭上袈裟,上完供燈及供香後,就一起參與法會了。

寧可千生不悟,不可一日著魔

 

   有格友與印隆分享了一段心情,即她提到她有一個朋友常去算命,因為他覺得那位算命老師不僅可以算準過去,連未來的也會印證,甚至將來會得什麼病,什麼癌症都會知道,因此他認為人的一生是註定好的。這位格友也很有智慧,就跟他說,既然認為人的一生是註定好的,還需要去算嗎?只不過是預知而已,有什麼用?但他的朋友說,他覺得至少會過的安穩些,例如該位算命師說他身邊很多小人會用暗箭射他,因此她在遇到時,就會覺得比較無所謂,因為是註定的。

  真的是這樣嗎?

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釋印隆日記彙整--碩一下學期

- 20090216_老實念佛
- 20090217_下學期的創辦人時間
- 20090221_特別的一天
- 20090222_研究與修行
- 20090226_大陸學者方廣錩教授演講(一):利他的研究精神與力量
- 20090226_大陸學者方廣錩教授演講(二):「敦煌學」的新研究面向
- 20090302_聖嚴師父圓寂一個月˙回向與思念
- 20090303_學長愛心圍巾
- 20090305_我修行的目的
- 20090307_謝謝大家的關心與妙師父的指導
- 20090309_寮房的法語
- 20090310_為格友的女眾老菩薩助念與往生佛事
- 20090314_幸福的佛化家庭
- 20090316_勿擾道人心
- 20090317_寫論文是一件辛苦但幸福的事
- 20090319_志除一切惡道苦
- 20090321_銷我億劫顛倒想 (超薦佛事有感)
- 20090322_妙師父生日快樂!
- 20090323_聖嚴師父的四十九天圓滿日
- 20090325_法鼓山的原生百合快要盛開了
- 20090329_懺悔
- 20090331_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會議(一):法鼓山德貴大樓
- 20090331_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會議(二):開幕與第一場會議
- 20090331_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會議(三):第二場會議 
- 20090406_五堂功課是很殊勝的
- 20090408_DDBC第二屆校慶(一):與東山中學締約
- 20090408_DDBC第二屆校慶(二):佛誕節吃壽桃
- 20090409_法鼓山原生百合
- 20090410_最是美味葉菜湯
- 20090411_李蘭鳳老菩薩植存佛事
- 20090417_從Second Life學藏文
- 20090429_佛誕節快到了!
- 20090430_第八屆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
- 20090501_這期在慈雲雜誌的文章:因為無常懂得珍惜
- 20090503_心經影壁
- 20090505_收到卡布媽的新書
- 20090508_2009年「兩岸宗教儀式與地方社會」學術會議(一)
- 20090509_2009年「兩岸宗教儀式與地方社會」學術會議(二)
- 20090509_參加2009年「兩岸宗教儀式與地方社會」學術會議
- 20090513_「與法相印」與「紅毫相光」
- 20090516_我也要跟妳一樣
- 20090521_看見雙頭蛇
- 20090529_大殿的回向
- 20090529_文字淨土之願
- 20090530_「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一):掛單於福泰飯店
- 20090530_「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二):開幕與王本榮教授的演講
- 20090530_「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三):新書發表與第一場論文研討
- 20090531_「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四):第二天的精彩內容
- 20090531_「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五):下午的論文與印隆的發表
- 20090531_「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六):圓滿
- 20090531_第八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
- 20090531_希望大家多付出一點愛
- 20090602_愛心口罩
- 20090611_正確的發心
- 20090612_真正的布施與供養
- 20090613_累劫親姻蒙接引,九蓮臺畔禮慈尊
- 20090616_要進禪堂了
- 20090616_一個都不能少
- 20090617_默照禪十(一)
- 20090618_默照禪十(二)
- 20090619_菩提心願的醫生
- 20090620_默照禪十(三)
- 20090621_默照禪十(四)
- 20090622_默照禪十(五)
- 20090623_默照禪十(六)
- 20090626_來點KUSO的貓貓照
- 20090626_2009年台灣宗教學會年會(一):學術研討會
- 20090627_2009年台灣宗教學會年會(二):研究生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