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水陸儀軌》中灑淨、結界的意義




  明天(2011/11/25)就是大悲心水陸法會的啟建日了!在第一日就是灑淨結界,此次法鼓山的網路直播共修非常完整,從灑淨就開始提供直播,讓大家可以參與共修,願珍惜殊勝因緣:http://tw.myblog.yahoo.com/ddmshuilu/article?mid=332

  印隆的碩士論文是研究《水陸儀軌》,於中對於灑淨、結界等儀軌的意義也有相關說明,謹錄出與大家分享。
---------------------------------------------------------------------------------------------------------------------------------------
(以下引用於釋印隆的碩士論文「水陸儀軌之天台圓觀思想研究」部分內容,有學術版權;若要引用,請註明出處)



水陸法會的儀軌施設

  依《會本》所示,內壇佛事是起自第三日,但前三日內壇即須嚴淨道場,即所謂的「啟壇結界」,令與會大眾身心光潔。「結界」是梵文Simabandha的漢譯,原為僧伽在結夏安居時限定的活動範圍;後引申用於舉辦法會傳戒、或閉關活動的區域境界,作法限定的地方,稱為結界地。[1]因水陸法會壇場初啟,三寶聖眾將臨,因此禮請諸佛菩薩、龍天護法及其眷屬,來守衛壇場、護持結界。誦咒結界是以咒水「灑淨」,使道場地下、地面以及空中,上下四方嚴淨,與會大眾身心光潔,這些是「結界」的重點。結界後,再到各個堂口去灑淨,完成結界儀軌。隨即發令,各個護法聖眾嚴加戒護,嚴禁閒雜眾生、人等任意出入。以此內壇的「啟壇結界」行法可以看出,前三日內壇即須嚴淨道場,為令與會大眾身心光潔,以便能於行懺時專心作觀,培養一心修懺的意念,感降十方諸佛菩薩及龍天護法的慈悲加持與護持。




[1] 靈鷲山文化編著。《時間與空間的旅行天地冥陽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頁52

《水陸儀軌會本》內壇法事意義簡表
《會本》
儀式內容
嚴淨道場
禮請諸佛菩薩、龍天護法及其眷屬來守衛壇場、護持結界。以咒水灑淨結界,使道場四方嚴淨,與會大眾身心光潔。


  於水陸儀文「第一行開啟結界法事」之始,於誦結界文中,即彰顯靈山未散之意,儀文云:
今則將開勝會,永異他時。自非結界以加威,何使脩齋之如式。恪遵至誥,全策奇勳。妙香熏馥於空中,淨水灑清於地上。凡曰方隅之所,悉同城壘之堅。雖密藉於真言,實冥資於圓觀。將見瓊林風動、玉殿雲披,懸寶蓋於層霄,聳華臺於廣座。千幢旛而交擁,眾妓樂以旁羅。惟茲淨想之所成,是即靈山之未散。既彰此用,更召諸神;冀肅靜於壇場。俾驅除於魔障。[1]
  水陸大齋勝會一開始的「結界」法事,為使壇場清淨莊嚴,利益法會能如法而圓滿;因此藉由灑淨結界之法儀,讓壇場所有四方四隅之處如城壘般堅固。此在事相上雖是密藉於真言的加持,其實是由一心圓觀所妙成。所見壇場種種殊勝莊嚴之境,都是由此清淨自心圓觀所成就,以此彰顯一心圓觀的勝用。雖假以灑淨結界的事儀使壇場清淨,但真正的清淨是來自於「心」,真正的結界密護是來自於「心」而能成就。心即道場、壇場,心淨則壇場淨,心密護則壇場如金剛般堅固。




[1] 《會本》33-34



  於水陸儀文的「第一行開啟結界法事」,在誦持〈大悲咒〉後,啟請毗盧遮那佛,以遍灑「大悲水」的事相之法,彰顯大悲心起能平等供施無礙之意,啟請文云:
恭聞聖觀自在為諸大眾,乞請釋迦世尊,為說十方剎土一切毗盧遮那如來,皆同一時,各伸右手,以摩清淨蓮華明王之頂,同說不空大灌頂光真言……我等茲日,受施主請,開建道場,脩平等供。先於此地,普召諸神。行結界法,用為嚴淨。今已恭請聖觀自在,以大悲心,所說章句,重加法水,增益勝用。復於此時。專誠恭請十方毗盧遮那如來。以灌頂光,加持此水。令使功能,倍復增勝。     然後以此最勝法水,徧灑道場及以內外。是處非處,若根若塵;一灑一沾,光明煥發。當知此地,即為淨土。[1]

  毗盧遮那佛為佛的清淨法身,以此展現清淨光明報智,普照眾生無有限礙之意,如《法華經˙藥草喻品》所云:「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恒為一切,平等說法」。[2]啟建水陸大齋道場的目的即是要修持平等妙供,以普度一切眾生。恭請觀音菩薩以大悲心所宣說之陀羅尼神妙章句加持灑淨法水之事儀,是為彰顯了「大悲、平等、無礙」的觀念。復再誠敬恭請毗盧遮那如來加持此勝妙法水,以法身妙智功德,是為顯「是處非處之理,[3]以破除眾生分別對立的執取心。如《摩訶止觀》中所云,當知一念即空即假即中,[4]因此乃至盡法界中所有一根一塵,無非實相般若,以此最勝法水一灑一沾,於此道場當下即為淨土。




[1] 《會本》43-49
[2] 《法華經》卷3CBETA, T9, no. 262, p. 20a
[3] 《大般涅槃經》:「故行布施不求富貴。凡行施時,不見受者持戒、破戒, 施時不見是器、非器;不擇日時、是處、非處。CBETA, T12, no. 374, p. 454c
[4] 《摩訶止觀》:「次根塵相對。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者,若根若塵並是法界、並是畢竟空、並是如來藏、並是中道。云何即空,並從緣生,緣生即無主,無主即空。云何即假,無主而生即是假。云何即中,不出法性並皆即中。當知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並畢竟空,並如來藏,並實相。非三而三、三而不三。CBETA, T46, no. 1911, p. 8c

 


灑淨的讚偈文中,也透過所灑淨之「水」圓具三諦之觀心,說明「灑淨的真義:
性水真空周法界,湛然一器假難思,若於空假二俱亡,畢竟全彰中道義。以此觀心融法水,以茲法水淨諸塵,若依若正盡光嚴,洞徹十方無障礙。[1]
性水真空,[2]體恒不二,圓具三諦亦無差別,因此能清淨周遍於法界,潔淨所有塵垢,則正報身心與所依器界皆悉莊嚴無礙。




[1] 《會本》83-84
[2] 「性水真空」出於《楞嚴經》,於《性善惡論》:云「而此空水,在一性中,體恒不二,亦無差別。即與所具三德,體亦不二,亦無差別。故曰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清淨即水大中般若德,亦名真諦。本然即水大中解脫德,亦名俗諦。周遍法界即水大中法身德,亦名中道第一義諦。CBETA, X57, no. 970, p. 392c

 
 

1 則留言:

  1. 法師理事圓融佛海生.揚枝甘露遍灑淨法界.三密加持普游解脫門.智慧永滅生死愚癡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