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佛說盂蘭盆經講記(孝經)-前言/顯明法師

佛說盂蘭盆經講記

顯明法師講述

民國61年於臺北正覺蓮社

前言

這一部經是佛教的孝經,講孝道的經。先講本經因緣。

  佛門常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即是對上來講,要報父母、師長、眾生、佛菩薩的恩。對下來講,要救濟三途(地獄——火途,餓鬼——刀途,畜生——血途)、六道(上述三惡道及天、人、修羅三善道)的痛苦。


  世間法講孝順的,例子很多,尤其孔子、孟子。孝與順是兩回事,孝是孝敬,順是順從,孝不一定是順,順也不一定是孝,倘兩者皆俱備當然最好。如順,順從父母的意思,父母說東,你跟著說東,父母說西你說西,他說好你也說好,他說壞你說壞。這是順,但不一定是孝。順從父母,如果父母做壞事,你也跟著做壞事,就不對了,這不是孝。父母做不好的事,你要規勸他,這是孝。規勸可能不太好聽的話,忠言逆耳,這是孝,但不是順。

  孔子對弟子樊遲講:「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父母在生之年,事奉時要盡禮節,父母死了,埋葬時亦要盡禮,遇冥誕紀念日亦要依禮。這是在禮上行孝。子夏問孝於孔子,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雖然如此,亦談不上孝。又曰:「今之孝者,皆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要有恭敬心,才能算是孝道。這是世間上說的孝順父母的道理。

  明‧蓮池大師說:「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父母能夠脫離生死輪迴,精神上得超生,物質的享受還在其次。物質再好,精神不愉快,還談得上什麼享受?如果精神快樂,粗茶淡飯,亦樂在其中。

  將上述兩方面對照一下,佛法講的出世間的孝道,比世間的孝道又深了一層。佛法講的孝是「真孝」,注重精神上的拔苦予樂。

  盂蘭盆,華梵兼稱,即「救倒懸盆」,如人腳朝上,頭朝下,很苦。輪迴時等於人顛倒一樣。宗密之盂蘭盆疏曰:「盂蘭是西域之語,此云倒懸。盆乃東夏之音,仍為救器,若隨方俗,應曰救倒懸盆,斯由尊者之親魂沉闇跡,載饑且渴,命似倒懸,縱賢子之威靈,無以拯其塗炭,佛令盆羅百味,式貢三尊,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懸之窘急。」

  本經因緣發起在印度,到了中國梁武帝大同四年時,才開始做盂蘭盆會,意義有二:初發起時,本救母供佛齋僧,到了中國變成施鬼超度鬼神,走了樣。在佛陀當年,目連出家動機純為救母之一片孝心,故急急學神通以救其母。因目連之母以殺生太多,死後必墮落。神通即精神通達之意,凡夫相對之物格格不入,無法圓融。在佛弟子中,目連尊者神通第一,以天眼遍觀三界六道,結果見其亡母在餓鬼道,腹大如鼓,咽小如針,想吃又吃不下,嘴裏冒煙,目連以缽盛飯饗母,母一手持缽,一手遮掩不令旁見,慳貪之習依然如故,心量太小了,飯末到嘴即變成火炭,吞不下,目連自知無力,乃回報佛陀,佛言:亦非我之力能為,須賴眾僧之力迴向乃可救之。適逢七月十五日三個月結夏安居圓滿,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互相表白自己的過錯,身心清淨。比丘們在三個月之內修持,那裏毀犯不如法,歡迎同修大德舉發並生歡喜心,目連就在這一天,以各種上味飲食供佛及僧,仗此功德,母得超生,且超生七世以前之父母,不僅救亡,且可延壽。盂蘭盆法會緣起從此而來。

  世俗以七月十五日開鬼門關,殺雞殺魚以饗祖先,不但無益反增其負,如果父母有知,當會恨你。願雲禪師偈:「千百年來碗裏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弱肉強食,你吃他,他吃你,鬥爭永無休息,殺生是有因果的,造成世界紛爭,永無寧日,佛教講孝道,根本就在此,孝與順要同時進行。淨化社會要使每個人的心孝慈才行。

  目連救母以後,年年仿此。梁武帝時還沒太走樣,到了後來,完全走樣,不知供養三寶,大量殺生,大吃大喝,不但不能救倒懸反而造孽。

  餓鬼道是十法界中之一界,屬三惡道,然皆不出一念,如一念自私自利是小乘,處處為人著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即是大乘菩薩。有十種的念即有十種的形態,如一個人,就具足了十法界善惡的功能。

  盂蘭盆形似寶塔,認為好的,即可持來供佛,有五供養、十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等。或在法會時拿來供佛,捨上七天,佛事完了再拿回去亦可。盆即是裝種種供養的,先供養佛,再供養僧。供過鬼神的飯菜不能送給出家人吃,鬼神的俗家子孫可以吃,若給客人吃都不太恭敬,何況僧寶?

佛說盂蘭盆經

  這是本經的經題。臺宗以五重釋題,本經以法供為「名」,解脫為「體」,孝慈為「宗」,拔苦予樂為「用」,大乘為「教」相。本經以目連功行圓滿而救母為發起,並為當機眾

  「佛」者,莫以為高深神秘,其實佛陀是有歷史可考的,生在周昭王甲寅廿四年四月八日,父名淨飯王,母名摩耶夫人,妻名耶輸陀羅,子名羅侯羅。「佛說」是指本經乃釋迦牟尼佛所說,佛有千佛萬佛,佛號乃就德而立名,有理想佛、本性佛。如西方彌陀佛,大家心嚮往之的,亦釋迦所說。本性佛,即心是佛,心外無佛。

  者,覺也。以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利、利他,五住究竟二死永亡,是究竟的佛,福足慧足所以曰兩足尊。進一步言,有三身佛。

  法身約理言,報化身約智言。法身報身應身。體相用三大是一體的,智理是一如的,若不互具不名為佛。依分別言有三身,實際只一身。如報身佛有自受用、他受用,自受用即屬於法身,他受用即屬於應身,所以三身是一體而不可分的,週遍一切,盡虛空無一處不是佛的身。曰報身即是福慧圓滿具足,應身佛「千江有水千江月」,眾生的心不淨,應身應不進去,眾生有感諸佛才有應,如盒蓋相承乃能有應,心佛眾生一如,學佛即擴充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能夠容納萬事萬物,「能容乃大」。故對於佛之認識,應約事(歷史佛)、約理(心內佛)來講。

  「」者,三身說法是一致的,「法報非真佛,亦非說法者」,本性的體是法身,必須從體相而起用,才能叫真說,稱性而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眾生根性有利鈍,故見佛聞法有大小之別,以分別心聞法,法亦成分別。

  「盂蘭盆」,華梵並舉,梵語曰烏藍婆拏,即救倒懸。盆,即裝飲食之器具,如碗、缽等皆是。將物盡裝一盆,此與佛制不合,應當像寶塔形,分門別類的供養,法供養來救倒懸,所以盆是能救的,倒懸是所救的。凡夫有榮四倒,二乘有枯四倒,都是顛倒,故佛教教人無我,把我忘掉,證到我空真如、常樂我淨四德,各人所了解的不同。常是亙古今而不變,樂是自在快樂,我是主宰義,淨是內心清淨。二乘以常樂我淨為無常、無樂、無我、無淨。而凡夫本來無常的,計以為常,將苦作樂,執為實我,妄計為淨。總而言之,常樂我淨、無常無我無樂無淨皆不對,若證到了,怎麼說都對。

  「」是通題,佛、天、仙、化人、弟子皆可說經,這一部經曰「佛說」,即簡別乃佛所說。以人法」立題
  (法供為名,佛是「」,盂蘭盆是「」。)

  目連隨佛出家,道行圓滿——修神通的,得六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通常講有五眼(肉、天、慧、法、佛)六通。神即精神,通即通達,知己知彼,有了神通可以入地、升天、入水、入火,內四大與外四大合成一體,到了羅漢的地位就有神通了,入火不焚,入水不溺,上天入地,自由自在無障礙。內四大與外四大,元素是一樣的。

  本經以「解脫」為體,又言以「自性三寶」為體。解脫為體主要是講「無明父,貪愛母」,在事相講救母,在理上講救無明貪愛之父母,轉過來成中道智慧。三寶有自性三寶、別相三寶、一體三寶、住持三寶。佛在菩提樹下成道,這是佛寶,說四聖諦是法寶,度五比丘是僧寶,總曰「住持三寶」。佛滅度之後的住持三寶,若泥塑紙繪之佛像,曰佛寶,黃卷赤牘,曰法寶,剃度染衣的,曰僧寶。若言「別相三寶」,即法報應三身,以海水為墨,書之不盡,不可說之修多羅,法寶也。三賢十聖,僧寶也。「一體三寶」即以實相觀慧,雙照諸法,雙泯諸法,寂照同時的,曰佛寶。真俗中三諦具足,曰法寶。事理和合,理事相契,曰僧寶。眾生迷此三寶,起惑造業,生出了九法界苦集的顛倒,諸佛悟此三寶,修因剋果,破除了三惑的惡業。

  本經以「大孝救親」為宗。「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又經云:「孝名為戒。」如果你能盡孝道,就等於守戒。如地藏菩薩往昔為婆羅門女時,為度母親,發大慈心,「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孝有世間、出世間之別,
  世間之孝:第一、尊親。尊重你的雙親,如同大禹與周武王。二、不辱親,光宗耀祖。三、能養,奉侍雙親。
  出世間孝:一、要盡心的供養,以直名孝,以直心表明孝道。二、欲令修善。三、勸令捨惡。四、使證佛道
  再者以慈為孝,慈悲心有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

  盡心供養者,如四分律云:「左肩擔父,右肩擔母,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乃至若不供養得重罪。」如果你不供養父母即得重罪。誘令修善者,如佛說孝子經言:「若不以三尊(三寶)之智,化其親者,雖盡孝養,猶如不孝,能令二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三自歸,朝奉而暮終者,是報重恩。」儒家亦言:「父母有過,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哭也。」不過儒家言孝,只限於現在世,佛門言孝,通於三世,世世父母悉令度脫。

  生緣慈者,觀眾生如同自己父母,久而久之,自然冤親平等了。故能作此觀,可入於「慈心三昧」,「觀一切眾生是我生生世世之父母,而殺而食者,是殺我父母,食我父母」。法緣慈者,了解一切諸法因緣所生,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四大合成,冤親一相。無緣慈者,了解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法界一相。如是又進一層,善與惡的歸元都是一心所造。眾生緣慈是三乘共修的,二乘雖無利他之願,但也可以修,不過比較軟弱一點。法緣慈是菩薩所修,二乘亦修少分。無緣慈是中道的佛法,二乘不知,乃菩薩獨修,不共二乘之法門。

  闡揚孝道、慈悲,這是本經之主旨。孝與慈是有連帶關係的,在儒家來講,「無故而傷一蟲一草木,非孝也。」況釋氏之慈悲乎?目連尊者,跡現二乘,本地早就是大菩薩,以救母緣起,請佛說盂蘭盆經,老實說來,還是利他的。是給我們後來眾生開一條路。有慈悲心就有順,所謂順法性。有孝是佛法的宗要,慈心可以順法性,佛為父,法為母,若一念不覺,背覺合塵,即成「無明父,貪愛母」,同歸苦輪海。反之,若背塵合覺,即成「智度母,方便父」,同得解脫。(淨名經:「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故亦可以「大孝救親」為宗。

  本經以「拔苦予樂」為用,拔餓鬼的苦,予生天之樂。拔生死的苦,予泥洹的樂。拔除滯寂的苦,予神通的樂。拔除二邊的苦,予中道之樂。

  判教以「大乘生酥」、「方等」為教相,屬菩薩藏所攝,乃是菩薩的境界,絕不是二乘境界。目連於阿含十二年中得神通。有言本經屬小乘藏教所攝,如若為小乘所攝,經中不會談及「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就觀心言,一切時中常修法供,二六時中要修解倒懸,不可須臾離開拔苦予樂之觀念。

  「」,梵語修多羅,契經之簡稱。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既契理又契機,方可曰經。若偏於一,即不可曰經。含貫、攝、常、法四義,或出生、顯示、涌泉、繩墨、結鬘五義。亦可作路徑來講,即指示人生應走之大道。

西晉 三藏法師 竺法護 譯

  這是本經的翻譯時代及人物。

  佛教經典說在印度,皆為梵文,故翻譯者須精通兩國語言以及佛法。三國後是西晉,法師是尊稱,以法為師,以法師人。三藏是經律論,精通三藏的出家人,叫三藏法師

  本經先後有三種譯本,第一種就是西晉竺法護所譯,名「佛說盂蘭盆經」。第二是西晉惠帝時法炬法師所譯,名「灌臘經」,有云仍為西晉竺法護譯,取四月八日之灌佛,七月十五日之盂蘭盆,臘在夏滿之日,佛依阿難之問,說滅後於此二日可設齋會。第三名「報恩經」,取目連救母意,但翻譯者失考。竺法護所翻譯的這部經,可說是最早的。

  竺法護,梵語竺曇摩羅剎。竺、姓也,法護、名也。月氏國人,在今甘肅中部青海東部,世居敦煌,八歲出家,隨師父竺高座遊歷西域,遍訪諸國,回到敦煌、長安,一路上都在做翻譯的工作,所譯經典有一百六十五部之多,晉惠帝時,關中大亂,師與門徒至河南澠池,後來生病往生了,享壽七十八歲。

- 佛說盂蘭盆經講記(孝經)-序分

- 佛說盂蘭盆經講記(孝經)-正宗分

- 佛說盂蘭盆經講記(孝經)-流通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