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六根清淨

 
六根清淨,南無阿彌陀佛……(圖/均取自Facebook 粉絲團愛毛孩)

 

  剛好看到新聞上這張可愛的「六根清淨貓」照片,就想藉此因緣,與大家分享何謂「六根清淨」。

  一般常會聽到修行人是四大皆空、六根清淨,其實還可以加上一個五蘊無我,其實這幾個都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名相。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眾生因六根迷於六塵而生貪染,故於三界六道中輪迴生死不已;所以必須發心懇切修行,使之回復本來清淨。

  天台智者大師制定六根懺悔法門,教導行者從造作惡業的源頭痛下懺悔,斷相續心,乃至近未來際,終不更造一切惡業。因為業性雖空,但所造之果報絲毫不失,倘若造惡不止,皆是不明實相,顛倒因緣,遭至妄果,而輪迴受苦不已。大師認為,若能轉成六根清淨位,無有雜染障礙,身心清淨而充滿種種功德,是為修行上的一大助緣。所以今由六根懺悔法門,以斷絕造作惡業的無明根源,方能顯現真實智慧,入解脫道。若懺至六根清淨,則能不障實相止觀之運行,還得成就「相似即位」等諸功德,實為修道上的一大進展。

 

  在《法華經》之〈法師功德品〉、〈常不輕菩薩品〉及〈普賢菩薩勸發品〉中,都有談到「六根清淨」,其中尤以〈法師功德品第十九〉,更是強調要能嚴淨六根,雖是父母所生,亦皆當得諸種功德: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1]

 

經中說明六根中,每根都具有諸多功德,因此藉由懺悔六根之修持,逆生死之瀑流,以六根作為修持為受用根。六根本為一體,只因無明妄想而有分別;若能證得六根清淨,無明不生則無彼此分別,六根隨之清淨,則六根有互用功德,彼此互通無有障礙,而得六根清淨之成就。天台智者大師並將六根清淨之功德,配當於修行之位階,為化法四教的圓教[2]中,圓信六即位[3]之「第四相似即位」,於《摩訶止觀》云:「訶色即淨眼根,訶聲即淨耳根,訶味即淨舌根,訶觸即淨身根,棄五蓋即淨意根,六根淨時名相似即」。[4]六根迷於六塵而生貪染,故於三界六道中輪迴生死不已;今發心懇切懺悔,訶除使之回復本來清淨,則能使止觀愈趨明靜,斷除煩惱而證真。

 

又云:

 

父母所生清淨肉眼……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知悉見……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之……以是清淨鼻根……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雖未得無漏法性之妙身,以清淨常體,一切於中現……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是人有所思維,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5]

 

經文中表示,若但以凡夫身精進修行,雖未全破無明,然已具足六根清淨的種種功德,相似於真證得中道慧,即為相似位中的相貌,「《大經》云: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法華經》云:雖未得無漏,而其眼根清淨,若此皆名相似位之文也」,[6]因此智者大師將六根清淨所成就之功德,判為圓教六即中的相似即位。

 

  又為何凡夫眾生的六根可以透過懺悔與止觀的修持,而得到六根清淨之功德?此在《法華玄義》中,智者大師有詳加說明:

 

南岳師舉三種,謂眾生法、佛法、心法。如經位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當知佛之知見,蘊在眾生也……雖未得無漏,而其眼根清淨,若此一眼句諸眼及佛眼。此是今經明『眾生法妙』之文也……《大品》云:六自在王,性清淨故……此即諸經明『眾生妙』也。[7]

 

由經文可知,蘊即表明了諸法之存在,六根自性本是清淨無礙,所以能轉惡修善、去染顯淨,故稱「眾生妙」,即妙在「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切眾生本具佛性,因此能從凡夫修成佛果。若人能依懺精進修持,圓觀諸法,知諸法性空無所有,如此六根就不會貪染六塵,能於一念心中,了知一切諸佛境界。



[1] 《妙法蓮華經》,T9, no. 262, p. 47c3

[2] 智者大師的圓教菩薩行位論之思想,乃借《菩薩纓絡本業經》中的
菩薩修行次第五十二位階說,在加上《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的「五品弟子位」為外凡位,《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的「六根清淨位」為內凡十信位,成為圓教行位論之八位說。參:《妙玄》,T33, no. 1716, p. 735

[3] 六即:謂與真理相即,成為一體的階位有六。天台立圓教菩薩六行
位,稱為「六即」,分別是: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究竟即。

[4] 《摩訶止觀》,T46, no. 1411, p.47a

[5] 《妙法蓮華經》,T9, no. 262, p. 47c-50a

[6] 《四念處》卷四,T46, no. 1918, p.877b

[7] 《法華玄義》卷二上,T33, no. 1716, p. 693a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