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藥師五重玄義芻議

 
 

霖然 試造

藥師法門,實是釋迦世尊特勝言教,琉璃淨光,確為三一實相真味表徵。遙念世尊八千往返,塵點劫中悲心降世,現種種身,作種種行,而於無窮暗夜,點無盡之明燈,三身難思,三德超勝。台宗後學慧薄福淺,不諳教觀,欲仿古德五重玄義,略判攝之,多有謬誤,望諸善士不吝斧正。

初、釋名:藥師法門一切功德,皆由本願之所流露。此中意趣,非為匯歸果德尊名之所能表,若論本願,誰不知者?若論功德,或約經之一字者,亦多註疏,此不贅述。但從佛名釋之。

然論名字,則有多解。佛法雖是一相一味,非言思相,然根器不同,施設不同,此中意趣,一雨普潤,草木俱生。法門利益亦復如是,下者得下,中者等中,上者得上,無等者得無等。約通義釋,如太虛,印順,南公,吳老諸所釋者,均通於此。藥者,法藥,師者,九法界之師,琉璃光者,約如如智光。另,藥師表悲,琉璃光表智,福慧不二之菩薩道,即由此顯發。

若論深處,藥,師,琉璃光,亦是同一實相,究竟不二。否則經中所說,唯除等覺,方能明了,豈非謬語?奘本中說:此是如來甚深行處。即在此地。

如來妙方便,均以藥者表徵,經論常言「唯佛一人持淨戒,餘人皆名破戒者」,或言九法界皆病,唯除佛法界,此即以平日所用,四大不調生理病症,代為無明也。而如來興教,被下施言,四種悉檀,無量方便,乃至解脫道,菩提道,密乘道,皆是勝藥。藥師法門,以佛莊嚴而自莊嚴,識病知藥,自服亦教人服,若明此意,當下即是自利利他之菩薩道,更無宗派門戶之見,何故?諸佛教法,一相一味,同運彼岸,不敢輕慢。當今聖教法見相左,斗諍堅固,若能體察此藥師法門之深意,或可拯此於頹勢也。

三身三德尊貴者,亦以師者表之,再論深者,則我等師,如何不是本來覺藏,當下具足,若不外求,即知萬法唯心,無量法藏,一時湧出。何況一色一香,皆是中道,處處是師,處處化佛,華嚴玄門,法華實相,由此而入。

五方佛之不動如來,或如普賢王如來,此不動湛然之法性,即以琉璃光色表徵。如朗朗晴空,淨明通透,如來究竟覺海,即是琉璃光色浩空,風雷雲雨等,猶五住地,此處究竟不可得,而復如幻顯現,與妙圓心者,非即非離。涅槃生死,煩惱覺悟,此等分別戲論,均於琉璃光中,泯絕不現。

若以三諦及三惑配,則師是真諦,斷見思,藥是假諦,斷塵沙,琉璃光是中諦,斷無明。若假湛然大師始終心要言之:明師之真意,則空觀易成,圓斷見思,顯空寂,成般若;明藥之真意,假觀易成,圓斷塵沙,通化導,成解脫;明琉璃光之真意,中觀成就,圓斷無明,法性彰,成法身也。

辨體第二:復明一部之旨歸,眾義之中樞。本經題是本願功德,若言體者,准此可知。當下即是第一佛乘,權實不二。時時勸修,處處令發。

十二大願,「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處處明志。第一願者,願無量眾生,得佛身無量莊嚴,安住無量剎土光明,實大千世界,盡化佛國。第二願者,願無量眾生,承辦諸等事業,真事業者,實佛種種化身無量慈濟之事業。第三願者,願無量眾生,得無量受用,真受用者,實報身莊嚴。第四願者,願無量眾生,舍偏邪歸中正,究竟踏履菩提道,法身之妙智也。

上來四願,先明佛土及三身莊嚴。

復約第五願,淨戒得持,行願品中「無垢無破無穿漏」是也。第六願者,諸根具足,身形完好,無有病苦。上來兩者,若約深意,實即佛地之功德,前文已述。

第七願者,身心安樂,眷屬資具具足,此則安住法界虛空,方名無量安樂,眷屬者,理性眷屬,業生眷屬,願生眷屬,神通生眷屬,應生眷屬,皆佛眷屬。

第八願者,轉女成丈夫,問:何故此處,特不以四字,言轉女成男?答:准大般涅槃經中說,女人者,河沙欲樂難滿其欲,然誰是女人?不了身中如來藏,不明當發菩提心者是。非謂具女子根身也。一切惡穢煩惱,頓轉十八不共。如法華經中,龍女即身成佛,即此意也。此藥師經者,能通最上乘者,此處可知。

第九願者,已然明顯。第十願者,煩惱盜賊,無明惡王。第十一願者,無上究竟法味。第十二願者,無量受用。

後合論。然則藥師世尊,既成正覺,我等有情,何不頓具經中所說,依正二報?當知如始終心要言:「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象。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

真言宗光明流悟光上師言:「釋迦佛介紹的譬如說藥師佛是東方琉璃世界,為什麼有這個藥師佛的出現?釋迦佛是讓你的心信仰佛教,你來,把教義給你解釋,向你介紹這種經典、這種作為,那麼藥師佛便進入你心的內體,你自己就變成藥師佛啦!你自己是佛,保庇自己是佛,佛保庇佛!若你是凡夫的心,那麼你就要成為凡夫保庇凡夫。所以唸經、唸咒,有這種信仰——自己是佛,當你唸經唸到一心不亂,很專心,這時你就變成藥師佛!」

藥師經法,既證此境之秘鑰,十二大願皆已成就,切莫再論,何故藥師成佛,我等行人尚有疾病,等觀自心,解悟深意。如開元三大士之不空大師所譯之《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言:則悟身中如來藏,無價寶珠今覺知。復次,天台教下,常言:如來之藏,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復曰: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在一念。

此義甚深難解,不假開示,無由得入。若論訣竅,則當勤觀中道,若尚以為佛與眾生,如天壤雲泥,不解當下即是唯心所造,自然難信難解。

若上所言難解,可依義淨法師之七佛譯本,此中言,若欲成就此種種功德因緣,當勤修藥師經法,當勤念藥師佛名云云。無論解了或是修持,最簡最易。不具別圓菩薩根器者,從此處觀,即可悟入。

三、明宗:藥師經法所實修者,方便有多,究竟匯一,如教下言:圓人用法,無法不圓。諸法門者,亦復如是。縱是如來甚深法,闡提手中難受用。諸成就深淺,均論行人福慧資糧,而均各自輾轉,獲其益也。於末後判教則有言之。此經之所宗者,即是普遍法雨,各得受益,末後匯歸佛道也。

此分釋諸行門,末後匯歸此宗。由是既彰宗趣,亦顯諸行。

一念佛方便。一持名門,此合當世淨宗之持名,乃假佛號,攝於亂心,漸次令心純一,運至伏見思之境,或有更勝。二憶念門,如昏沉暗蔽,觀藥師佛化身相好隨行;如惡念思維,以藥師大日(此處係指報身,即通常所言盧舍那)不二,無量功德莊嚴,悉皆圓滿;如境界逼迫,當思法身之理,或以十二誓願,三主要道為所觀境。此憶念門,即五停心之念佛觀。

二持咒方便。真言教者,三密相應,直趣佛地,而藥師經法,非系密宗之特弘法門,藥師佛者,尚不見於金胎二界,亦乏於弘傳,雖有儀軌普傳,及印明等,未必便如其餘本尊法,為人所重。然諸佛同體,但得至心,無不感應。藥師灌頂咒法,能依師則佳,若苦無阿闍梨,則誦大輪金剛陀羅尼等,亦可跏趺而坐,結印持咒,觀想種字。

三誦經禮懺方便。蓋按儀軌,如弘一律師所集要者,隨文觀想,字字分明。

四供施六度方便。以藥師經中所載方法,齋戒供養,放生佈施,禮拜歌詠等,此處必當隨順本願,生普賢行願,行五悔法: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發願。至誠祈願,自得人佛交感,起不思議大用。

五圓通方便。楞嚴二十五圓通,東方不動佛土中,琉璃光法王子所得圓通,蓋秘密涵藥師佛之果德。藥師不動二大師,教內常說是不二,如憑此觀風大,亦得隨順趣入,登無生忍。

六配合止觀。修諸止觀及度行等,先發菩提心,生彼十二願,求佛加持,亦自念當入常寂光土——即琉璃光土是也。誦灌頂咒或七,或百八遍,再起正行。此等止觀,正說圓教止觀,旁說一切禪定般若二波羅密多。

藥師法之意趣,非別立宗門,自成一派,漢藏南北,三系八宗,均可以之為加行。八萬四千法門如帝網,而藥師本願重重影現,正是如來化物,時教之極。滿眾願,起大心,轉聖道,現勝樂。亦如噶瑪巴言:此法雖是事部密,而通無上密也。其相雖淺,其義不深乎?

下能以法水蕩滌有情之穢欲,上能用智舟任運眾生至真覺,藥師法門之宗趣,如來化物之因緣,今明矣。

四、論用:

明宗既已述諸行門,論用當正說化他之旨。菩薩發心,乃至「不修深禪」,亦要游化世間,暫無休息,此之精進,當勤發之。藥師如來所發誓願,初中後善,清淨圓滿,純一梵行,若欲起大用,亦須以此著手。

先說藥師經法三重守護。台密澄圓大師解:

一, 日夜守護。日光月光二菩薩也。
二, 十二時守護(今二十四小時),十二神將也。
三, 唸唸守護。十二神將,各有七千眷屬,合之則為八萬四千,既八萬四千無量念中,悉皆守護。

復依三主要道者,宗大師之論著已深明矣,此不贅述。但以此自修之要,可詮化他方法。今以此為綱,試論之。

出離心者,當念出離五住地及諸相似法愛,日日精勤暫無休息。復次,藥師經中多明富貴長壽諸願求,當知與此不相違悖。唯一當念:世間諸苦,當下即空即假即中,欲覓逼迫相了不可得。如此日夜思維觀照不息,定慧既備,持藥師法者,亦具無量福報,資糧充滿,圓解即開,直臨法王座,遑論上品上生耶。

更論如大乘經典,及教下摩訶止觀,處處教發菩提心,雖因緣不同,然如西方諺云「條條大路通羅馬」,楞嚴有雲「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既是此義。才發此心,大地震動,大乘精髓,盡在於此。菩提心為何?十二大願也。分分明明,歷歷在目。

不二慧者,上來既述宗趣及諸行門方便,雖言不修深定,然若登地菩薩,剎那百返,豈可不發深心求索?乃至凡夫位中當下一念,勤加觀照,待得功夫純熟,一朝頓開。

如是行持,無往不勝,藥師佛法即成佛之道。信夫!

五、判教:

藥師經法,各各受益不同,論化儀,屬不定,論化法,則四教中,除藏教,通別圓皆有之。且胡諏一句:「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自解。」大概一來經文,文淺而意深,諸發心學人,審慎觀察,當如藥師經中所言,持戒多聞,正見堅固,方得正明此經義也。

http://www.bhaisajyaguru.org/ex/2/ex_41.htm

霖然 試造

藥師法門,實是釋迦世尊特勝言教,琉璃淨光,確為三一實相真味表徵。遙念世尊八千往返,塵點劫中悲心降世,現種種身,作種種行,而於無窮暗夜,點無盡之明燈,三身難思,三德超勝。台宗後學慧薄福淺,不諳教觀,欲仿古德五重玄義,略判攝之,多有謬誤,望諸善士不吝斧正。

初、釋名:藥師法門一切功德,皆由本願之所流露。此中意趣,非為匯歸果德尊名之所能表,若論本願,誰不知者?若論功德,或約經之一字者,亦多註疏,此不贅述。但從佛名釋之。

然論名字,則有多解。佛法雖是一相一味,非言思相,然根器不同,施設不同,此中意趣,一雨普潤,草木俱生。法門利益亦復如是,下者得下,中者等中,上者得上,無等者得無等。約通義釋,如太虛,印順,南公,吳老諸所釋者,均通於此。藥者,法藥,師者,九法界之師,琉璃光者,約如如智光。另,藥師表悲,琉璃光表智,福慧不二之菩薩道,即由此顯發。

若論深處,藥,師,琉璃光,亦是同一實相,究竟不二。否則經中所說,唯除等覺,方能明了,豈非謬語?奘本中說:此是如來甚深行處。即在此地。

如來妙方便,均以藥者表徵,經論常言「唯佛一人持淨戒,餘人皆名破戒者」,或言九法界皆病,唯除佛法界,此即以平日所用,四大不調生理病症,代為無明也。而如來興教,被下施言,四種悉檀,無量方便,乃至解脫道,菩提道,密乘道,皆是勝藥。藥師法門,以佛莊嚴而自莊嚴,識病知藥,自服亦教人服,若明此意,當下即是自利利他之菩薩道,更無宗派門戶之見,何故?諸佛教法,一相一味,同運彼岸,不敢輕慢。當今聖教法見相左,斗諍堅固,若能體察此藥師法門之深意,或可拯此於頹勢也。

三身三德尊貴者,亦以師者表之,再論深者,則我等師,如何不是本來覺藏,當下具足,若不外求,即知萬法唯心,無量法藏,一時湧出。何況一色一香,皆是中道,處處是師,處處化佛,華嚴玄門,法華實相,由此而入。

五方佛之不動如來,或如普賢王如來,此不動湛然之法性,即以琉璃光色表徵。如朗朗晴空,淨明通透,如來究竟覺海,即是琉璃光色浩空,風雷雲雨等,猶五住地,此處究竟不可得,而復如幻顯現,與妙圓心者,非即非離。涅槃生死,煩惱覺悟,此等分別戲論,均於琉璃光中,泯絕不現。

若以三諦及三惑配,則師是真諦,斷見思,藥是假諦,斷塵沙,琉璃光是中諦,斷無明。若假湛然大師始終心要言之:明師之真意,則空觀易成,圓斷見思,顯空寂,成般若;明藥之真意,假觀易成,圓斷塵沙,通化導,成解脫;明琉璃光之真意,中觀成就,圓斷無明,法性彰,成法身也。

辨體第二:復明一部之旨歸,眾義之中樞。本經題是本願功德,若言體者,准此可知。當下即是第一佛乘,權實不二。時時勸修,處處令發。

十二大願,「乃至證得無上菩提」,處處明志。第一願者,願無量眾生,得佛身無量莊嚴,安住無量剎土光明,實大千世界,盡化佛國。第二願者,願無量眾生,承辦諸等事業,真事業者,實佛種種化身無量慈濟之事業。第三願者,願無量眾生,得無量受用,真受用者,實報身莊嚴。第四願者,願無量眾生,舍偏邪歸中正,究竟踏履菩提道,法身之妙智也。

上來四願,先明佛土及三身莊嚴。

復約第五願,淨戒得持,行願品中「無垢無破無穿漏」是也。第六願者,諸根具足,身形完好,無有病苦。上來兩者,若約深意,實即佛地之功德,前文已述。

第七願者,身心安樂,眷屬資具具足,此則安住法界虛空,方名無量安樂,眷屬者,理性眷屬,業生眷屬,願生眷屬,神通生眷屬,應生眷屬,皆佛眷屬。

第八願者,轉女成丈夫,問:何故此處,特不以四字,言轉女成男?答:准大般涅槃經中說,女人者,河沙欲樂難滿其欲,然誰是女人?不了身中如來藏,不明當發菩提心者是。非謂具女子根身也。一切惡穢煩惱,頓轉十八不共。如法華經中,龍女即身成佛,即此意也。此藥師經者,能通最上乘者,此處可知。

第九願者,已然明顯。第十願者,煩惱盜賊,無明惡王。第十一願者,無上究竟法味。第十二願者,無量受用。

後合論。然則藥師世尊,既成正覺,我等有情,何不頓具經中所說,依正二報?當知如始終心要言:「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象。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

真言宗光明流悟光上師言:「釋迦佛介紹的譬如說藥師佛是東方琉璃世界,為什麼有這個藥師佛的出現?釋迦佛是讓你的心信仰佛教,你來,把教義給你解釋,向你介紹這種經典、這種作為,那麼藥師佛便進入你心的內體,你自己就變成藥師佛啦!你自己是佛,保庇自己是佛,佛保庇佛!若你是凡夫的心,那麼你就要成為凡夫保庇凡夫。所以唸經、唸咒,有這種信仰——自己是佛,當你唸經唸到一心不亂,很專心,這時你就變成藥師佛!」

藥師經法,既證此境之秘鑰,十二大願皆已成就,切莫再論,何故藥師成佛,我等行人尚有疾病,等觀自心,解悟深意。如開元三大士之不空大師所譯之《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言:則悟身中如來藏,無價寶珠今覺知。復次,天台教下,常言:如來之藏,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復曰: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在一念。

此義甚深難解,不假開示,無由得入。若論訣竅,則當勤觀中道,若尚以為佛與眾生,如天壤雲泥,不解當下即是唯心所造,自然難信難解。

若上所言難解,可依義淨法師之七佛譯本,此中言,若欲成就此種種功德因緣,當勤修藥師經法,當勤念藥師佛名云云。無論解了或是修持,最簡最易。不具別圓菩薩根器者,從此處觀,即可悟入。

三、明宗:藥師經法所實修者,方便有多,究竟匯一,如教下言:圓人用法,無法不圓。諸法門者,亦復如是。縱是如來甚深法,闡提手中難受用。諸成就深淺,均論行人福慧資糧,而均各自輾轉,獲其益也。於末後判教則有言之。此經之所宗者,即是普遍法雨,各得受益,末後匯歸佛道也。

此分釋諸行門,末後匯歸此宗。由是既彰宗趣,亦顯諸行。

一念佛方便。一持名門,此合當世淨宗之持名,乃假佛號,攝於亂心,漸次令心純一,運至伏見思之境,或有更勝。二憶念門,如昏沉暗蔽,觀藥師佛化身相好隨行;如惡念思維,以藥師大日(此處係指報身,即通常所言盧舍那)不二,無量功德莊嚴,悉皆圓滿;如境界逼迫,當思法身之理,或以十二誓願,三主要道為所觀境。此憶念門,即五停心之念佛觀。

二持咒方便。真言教者,三密相應,直趣佛地,而藥師經法,非系密宗之特弘法門,藥師佛者,尚不見於金胎二界,亦乏於弘傳,雖有儀軌普傳,及印明等,未必便如其餘本尊法,為人所重。然諸佛同體,但得至心,無不感應。藥師灌頂咒法,能依師則佳,若苦無阿闍梨,則誦大輪金剛陀羅尼等,亦可跏趺而坐,結印持咒,觀想種字。

三誦經禮懺方便。蓋按儀軌,如弘一律師所集要者,隨文觀想,字字分明。

四供施六度方便。以藥師經中所載方法,齋戒供養,放生佈施,禮拜歌詠等,此處必當隨順本願,生普賢行願,行五悔法: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發願。至誠祈願,自得人佛交感,起不思議大用。

五圓通方便。楞嚴二十五圓通,東方不動佛土中,琉璃光法王子所得圓通,蓋秘密涵藥師佛之果德。藥師不動二大師,教內常說是不二,如憑此觀風大,亦得隨順趣入,登無生忍。

六配合止觀。修諸止觀及度行等,先發菩提心,生彼十二願,求佛加持,亦自念當入常寂光土——即琉璃光土是也。誦灌頂咒或七,或百八遍,再起正行。此等止觀,正說圓教止觀,旁說一切禪定般若二波羅密多。

藥師法之意趣,非別立宗門,自成一派,漢藏南北,三系八宗,均可以之為加行。八萬四千法門如帝網,而藥師本願重重影現,正是如來化物,時教之極。滿眾願,起大心,轉聖道,現勝樂。亦如噶瑪巴言:此法雖是事部密,而通無上密也。其相雖淺,其義不深乎?

下能以法水蕩滌有情之穢欲,上能用智舟任運眾生至真覺,藥師法門之宗趣,如來化物之因緣,今明矣。

四、論用:

明宗既已述諸行門,論用當正說化他之旨。菩薩發心,乃至「不修深禪」,亦要游化世間,暫無休息,此之精進,當勤發之。藥師如來所發誓願,初中後善,清淨圓滿,純一梵行,若欲起大用,亦須以此著手。

先說藥師經法三重守護。台密澄圓大師解:

一, 日夜守護。日光月光二菩薩也。
二, 十二時守護(今二十四小時),十二神將也。
三, 唸唸守護。十二神將,各有七千眷屬,合之則為八萬四千,既八萬四千無量念中,悉皆守護。

復依三主要道者,宗大師之論著已深明矣,此不贅述。但以此自修之要,可詮化他方法。今以此為綱,試論之。

出離心者,當念出離五住地及諸相似法愛,日日精勤暫無休息。復次,藥師經中多明富貴長壽諸願求,當知與此不相違悖。唯一當念:世間諸苦,當下即空即假即中,欲覓逼迫相了不可得。如此日夜思維觀照不息,定慧既備,持藥師法者,亦具無量福報,資糧充滿,圓解即開,直臨法王座,遑論上品上生耶。

更論如大乘經典,及教下摩訶止觀,處處教發菩提心,雖因緣不同,然如西方諺云「條條大路通羅馬」,楞嚴有雲「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既是此義。才發此心,大地震動,大乘精髓,盡在於此。菩提心為何?十二大願也。分分明明,歷歷在目。

不二慧者,上來既述宗趣及諸行門方便,雖言不修深定,然若登地菩薩,剎那百返,豈可不發深心求索?乃至凡夫位中當下一念,勤加觀照,待得功夫純熟,一朝頓開。

如是行持,無往不勝,藥師佛法即成佛之道。信夫!

五、判教:

藥師經法,各各受益不同,論化儀,屬不定,論化法,則四教中,除藏教,通別圓皆有之。且胡諏一句:「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自解。」大概一來經文,文淺而意深,諸發心學人,審慎觀察,當如藥師經中所言,持戒多聞,正見堅固,方得正明此經義也。

http://www.bhaisajyaguru.org/ex/2/ex_41.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