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五陰

 

  原始佛教是以人為中心,以有情自身為觀察的基點,佛陀成道後,以「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說明宇宙世間諸法萬象。五蘊是佛法對於有情生命個體的分析,為構成有情身心的五個條件色、受、想、行、識,又稱為五陰、五盛陰。《大乘廣五蘊論》云:「謂於五取蘊,隨執為我,或為我所,染慧為性。薩謂敗壞義,迦耶謂和合積聚義。[1]」《摩訶止觀》卷五:「陰者,陰蓋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陰是積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2]」意指眾生是由色、受、想、行、識等五法「積聚」而成,此五法能蓋覆、遮蔽眾生本來的真如佛性。眾生因為無明而執著五陰假合之相為「我」,因而起惑造業,引生煩惱痛苦,受無量劫生死輪迴之苦,因此五蘊又名為五陰魔。

 

  「五陰」法門在原始佛教中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式,五陰為因緣所生,而非實有,究竟皆無實體。《五陰譬喻經》舉五喻說明五陰的虛幻不實:「沫聚喻於色,痛如水中泡,想譬熱時炎,行為若芭蕉,夫幻喻如識[3]」,將色陰喻如聚沫、受陰喻如水泡、想陰喻如陽燄、行陰喻如芭蕉、識陰喻如幻事,以此教導眾生五陰不過是五法的積聚假合,沒有實體,「五蘊非有」為佛教「無我觀」最具體的詮釋。《楞嚴經》將「五蘊」譯為「五陰」,而在經中的卷九及卷十,還舉例了每蘊於修行次第的十種魔相,共為五十陰魔相。在《楞嚴經》中所講述的修行次第,也就是相關於五陰的次第順序。《楞嚴經》卷十對於五陰的論述,首先強調了「五陰本因,同是妄想」,然後闡述了「堅固、虛明、融通、幽隱、顛倒」五種妄想,對應了「色、受、想、行、識」五陰,表示了五陰的次第關係:「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妄,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4]」以此說明了五陰妄執的生起次第為「識、行、想、受、色」,故其銷破次第也就是反向的「色、受、想、行、識」。

 

  佛陀為了破除凡夫「執我為有」的愚迷,故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的真理,希望眾生都能「照見五蘊皆空」,獲得般若空慧。般若為三世諸佛之母,般若根源於空,經過了空的體證,般若才能顯現,從而證得正覺。所以,由「無我」而進入「空」,是修行到達解脫所必經的路徑。學佛應該要先認識「苦」;知「苦」,才知道求「解脫」。要知苦,先要能正確認識五蘊緣生之法皆是無常,以無常故有苦,為解脫苦故,須知無我。能夠觀此五蘊身心皆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才能無我;無我即能遠離顛倒執著,無我才能解脫。所以《八大人覺經》說:「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這正是佛陀宣說「五蘊非有」的本懷。


[1] 《大正藏》第31冊,頁852c

[2] 《大正藏》第46冊,頁51c

[3] 《大正藏》第46冊,頁501b

[4] 《大正藏》第19冊,頁155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