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迴向 上菩下妙老和尚蓮品高增,早成佛道!乘願再來,饒益更多有情!

感恩 上菩下妙老和尚一生慈悲濟世,廣結法緣,祈願 上菩下妙老和尚乘願再來,饒益更多有情!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菩妙老和尚圓寂 元亨寺祈福叫停

高雄市民政局原訂在元亨寺辦理除夕敲鐘祈福活動,因該寺重興第一代住持菩妙老和尚,在13日夜間安祥圓寂,寺方將持續進行49天誦經念佛法會後,再擇期舉行追思讚誦禮儀,而決定停辦除夕敲鐘祈福活動。

民政局表示,菩妙老和尚是民國10年出生,童真出家,法名悟全,號菩妙,民國44年在台中寶覺寺受具足戒,曾於大崗山禁足3年間完全不下山,專心修持,並在埔里觀音山和楠梓慈雲寺閉關3年,專修淨土法門,一心念佛不斷,深通念佛三昧。

菩妙法師晉山後,以成立念佛會、重建大雄寶殿及創辦佛學院等三個宏願來弘法,均圓滿達成。

【2009/01/16 聯合報】@ http://udn.com/

----------------------------------------------------------------------------------------------------------------------------------

菩妙老和尚理念與修持

民國五十三年,該寺護法禮請菩妙法師為該寺住持。當年的菩妙老和尚看到狹小的殿堂,斑剝的佛像,殘舊的僧房,荒涼的環境,不特沒有對它嫌棄,反而發起廣大悲願,決心要將這個破舊不堪的古寺,予以漸次重行擴建。

菩妙老和尚簡介

菩妙老和尚,俗姓劉,名雄,高雄縣人,民國十年生。法師為人淡泊名利,生活簡樸,嚴持戒律,專修淨土,所以同輩都稱呼他為「老修行」。依佛門傳統,老修行多半是住芧逢、河邊、樹下、塚間;頭陀行者不樂與大眾同住大廟裡,更不會想去蓋大廟宇。然而,菩妙老和尚不以自修為目的。當他個人修持有了相當成就時,深深感到佛教的衰落,眾生的痛苦;欲振興佛教,廣度眾生。抱著眾生成佛就是自己的功德的完成,於是把自己視同阿隬陀佛的化身。自己住持的道場,修建得像極樂世界一般的莊嚴,用來宣揚正法,專修淨土。

這就是踐履菩薩道「莊嚴佛土,成熟往生」的具體表現。

元亨寺自菩妙晉山四十年到今天,以他樸實老修行的作風,贏得僧俗四眾弟子普遍的崇仰;法師春風化雨,慈悲度世,不知攝受了多少眾生。

菩妙老和尚性樸實,演培大法師稱之為老實和尚,他形容菩妙老和尚:「他的老實,不是偽裝成的,而是極其自然,不論誰見到他,就知他是老實和尚,自然對他生起敬意,因他老實頭陀的樣子,在他全身都可看出,所以他能做到不言而化!」

誠然,據知菩妙現在信徒十餘萬,不但自動來求皈依,而且遍布全台各地。

建寺之緣起

世情如幻,人生如戲,成、住、壞、空,造化萬物。菩妙法師是如何渡過元亨寺這四十年層層波折的日子?菩妙老和尚在「我三心願」中表示:「念佛的人愈來愈多,舊大殿不能容納,就向台灣水泥公司購買土地,籌備新建大雄寶殿,在民國六十二年揭開興建工程。起初開山整地時,遇到下雨,工人沒上班,穿上雨衣,拿起鐵鍬,冒著狂風暴雨,往山上巡視,水溝被衝壞,即時挖土填塞。有時雨量過大,搶救來不及,泥帶水脫落,石頭隨之而下,變成災害,損害鄰居,雖照理賠償,又要被罵一番,這是天災不是人為,有口難言。巡遍全山,等雨勢較小,已滿身汗水摻雜,疲憊不堪,拖著身軀下山,這種情況,不只一次,時常重演。

建寺經濟來源從兩方面:一以標會金額得來周轉,一以信徒分期捐獻。本寺無產業,全部賴於信眾捐獻,所以金額用盡,工程便得暫時停工,待有錢再繼續進行,為了工資,也曾經嚐過跑『三點半』的滋味。

       以三大願續佛慧命和廣度諸眾生

念佛是精神的依托,大殿是修行的道場,學院是增長慧命。今又的元亨寺,除了完成了宏偉的道場,且創辦了佛學院。佛學院是教育機構,造就僧材的搖籃。凡住寺眾,有意趣向求學,即加以鼓勵培植,以他的能力,去追求新知識領域,作為將來「人天導師」,處事的方針。

佛說:「心如猿猴,難可禁制。」菩妙老和尚認為念佛是整理心念,把心放在佛號上,使它不忘失。因此老和尚接任元亨寺後,便著手集合信眾,組織成立念佛會,在每週日舉行念佛,凡有興趣的,皆可自由參加。從上午八點起香、拜佛、念佛、繞佛、靜坐、開示,除午餐後休息片刻外,佛號綿綿不斷,到下午四點方作回向三皈依,結束一天的念佛。這種週日的念佛會,不論多少人參加,或暴風大雨,皆不停念佛課程。四十年如一日,保持不斷,對當地的念佛風氣,培養道心,貢獻至大。

元亨寺每年打二次佛七,請高僧大德主持,在彌陀佛誕日圓滿。參加佛七者,非常踴躍,每人都嚴持佛號,用飯以過堂方式,參加者過著暮鼓晨鐘的出家生活,暫拋棄世俗雜念,抱著彌陀佛號為伴,獲得身心快樂。

元亨寺懷抱著取之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專心志力於社會教育,關懷鰥、寡、孤、獨之疾苦、慈善事業之推動、鼓勵大眾以修學佛法來啟發心性的純淨善性、而有專門 培養僧眾之佛學院、為社會大眾開辦佛學園地之夜間佛學班及週日兒童成人學佛班、暑期兒童夏令學佛營,念佛會、婦女會、慈善會等教育、關懷、修心養性之分門別類之附屬單位,由專業之領導人員,負責籌辦各單位之推動事務,配合寺院之整體活動,而使寺院弘法利生事業功能發揮盡善而臻至。

台灣佛教朝氣蓬勃,佛教文化、教育、慈善事業,欣欣向榮。這正象徵著政治修明,人民富足,有充分的信仰自由。從南到北,寺院佛塔,到處林立。不過有的蓋大廟,只是好看,莊嚴道場,不是為度眾生而設立。但修築寺院是必要的,因為有了寺院,就有供奉的佛像及三藏教典,僧眾才有安身修道,弘法度生的根據地。出家人以修持為本業,有個簡單的佛殿,可安身的僧寮就是了,何必消耗那麼多精神和時間,籌集資財,興建富麗堂皇,雄偉壯觀的道場?假定利用修廟的漫長歲月,專精修道,一心念佛,或修習禪觀,不是足以開悟證果往生西方?

對一個獨善其身的自了漢來說,河邊林下,墳墓曠野,皆適於安身修道。為專精道業,應與世隔絕,隱居山林去。最多修個小茅蓬已足了,那需要蓋大廟呢?然而站在菩薩道的立場,為安僧辦道,成就大眾修行;為普利眾生,引導世人進入佛門,啟發其信心,增長其善行,寺院的格局非講究氣派雄偉,清淨莊嚴不可。老和尚畢生的心力就是致力於淨土的修行推廣,期能使眾生都同沾法意,得以解脫生死,足登蓮邦淨土

高廣寬宏的元亨寺,旨在接引更多的群眾,它不追求短暫的絢爛,仍秉著一貫樸實的寺風,以彌陀聖號領導四眾弟子,渡煩惱中流,至清涼彼岸。

資料來源http://www.yhm.org.tw/newyhm/元亨簡介.htm


 

7 則留言:

  1. 阿彌陀佛
    元亨寺很莊嚴,妙音97年去高雄時,佛友有帶妙音到元亨寺禮佛  
    祈願 老和尚早日乘願再來 阿彌陀佛   
                        妙音頂禮

    回覆刪除
  2. 高山仰止 @};-  
    雖然 長老已生安養,但是秉持 佛陀悲心大願,
    虔誠祈願 老和尚不捨眾生,很快再來人間,接引有情~~~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南無 菩妙大師 @};-

    回覆刪除
    回覆
    1. 阿彌陀佛!

        相信 菩妙長老不捨眾生的悲心大願,很快就會再回娑婆度化有情。 @};-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