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動機與發心


 

  因為在2月14日的法鼓佛教學系 碩士班及學士班考生輔導說明會 中,會有一本手冊給來聽說明會的考生,印隆也有寫一篇心得,先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囉!

----------------------------------------------------------------------------

動機與發心

釋印隆

 

  在去年報考時,所提交的報考資料中,有一份是研究計劃的大綱。印隆覺得這一份的重要性不亞於筆試,因為筆試的成績是讓學校評估你是否有能力就讀研究所;而研究計劃則是讓口委老師能進一步認識你,幫助你判斷是否適合走佛學研究的學術之路。所以印隆也花了不少時間準備這一份報告,除了自傳、經歷等基本資料外,還有研究計劃及讀書計劃,另外還有一點印隆覺得非常重要的,就是「報考動機」。

 

  印隆有一個已經寫了四年的Bloghttp://tw.myblog.yahoo.com/buddha-dharma),記錄著修行生活的點點滴滴,藉由這個天地,與大家在修行之路上一起分享與反省。在2007129日,下定決心要考研究所時,印隆寫了一篇:「為什麼要念研究所」,因為有一些人問印隆說:「出家就出家了,好好修行就好了,為什麼想要去念研究所?」印隆回答:就是因為已經選擇出家了,這樣的決定才不是落在一般的名聞利養上(ex. 拿高學歷,賺大錢)。說真的,要名要利,以前在社會上很容易就達到了,不必到僧團還搞世俗名利之事。印隆可以一輩子青燈木魚,靜靜的修行,生活的很簡單,學位與否對於印隆根本不重要。但是就是因為在出家後,因為出家眾的身份,而更能了解信徒的需求,以及知道教界現在的需要,所以才決定再回到佛學研究這一條路。  

 

  現在很多外道、邪師,個個能言善道,辯才無礙,擁有高學歷者也比比皆是,很容易吸引初發心想修行的人。其實,「學位」真的只是一只學習程度的證明書而已,不能代表修行的程度。但在重視高學歷的現代,大家還是先以外相取人,所以為了將來方便度眾,就去取得一張高學歷證明作為敲門磚,但這不是印隆真正的目的,只是將來運用的方式之一。印隆希望透過這樣一只證明,讓一些重視高學歷的現代人,先在相上生起信心,進而幫助大家、與大家一起老實修行。

 

  學佛首要是「正見」,若沒有正知見,那真的是「一盲引眾盲,相皆入火坑」!眾生的問題,大都是(應該是全部是)知見不正確而引起的煩惱,所以要徹底解決眾生的問題(苦),就是要從正確的觀念開始教育起,而不能只是停留在世俗的善惡因果觀念及落入於世間法中。為了這一點,深入經藏、具有正見正解是非常重要的。印隆希望所有選擇做宗教師的人,一定要「深入經藏」,為了自己,更是為了眾生!「深入經藏」,並不是要你埋首於瀚瀚書海裡,做個書呆子,而是能明辨、思維、融合、實踐。內能粹煉自己,外能引導眾生。

 

  而在200822日,印隆寫了另一篇:「如果沒有考上」,作為再次反省自己發心念書的動機。因為這個問題一直浮現在印隆的腦海中很久,但是自己告訴自己的答案,總是不確定也不滿意;因為在思考問題時,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是想不出滿意的答案的。之前為什麼印隆一直想不出答案,就是因為把心念放在:「如果沒有考上,『我』接下來要做什麼?」現在想出來了,是因為:「如果沒有考上,『我能為眾生』做什麼?」放下了「我」,才能看得清楚。

 

  世界上其實有太多的地方,都需要我們伸出手來拉他們一把;有太多我們根本無法想像的惡劣環境,卻有很多眾生在那裡為生存掙扎!去那裡服務都好,只要那裡需要我為他們將黑暗照亮。我們生活在這世上,有太多前人為我們照亮了道路,讓我們不致迷失方向,而能安穩成長。所以當我們也有能力為眾生照亮這條路時,就應該把這盞明燈繼續傳承下去。

 

  而在2008423日初試放榜時,印隆寫了「得失心與道心」。做任何事情的「發心」是很重要的,當真的是發心為了將來能有能力服務眾生時,那些知識就會轉變成智慧。十幾年前印隆在念佛學院、佛研所時,成績很好、好到誤以為自己所說的都是對的,天天在名相文字上鑽研,雖然拿到一張張高分的成績,但可惜沒有成為修行的一部份,所以苦還是苦、輪迴還是輪迴。佛教真的不是用來討疏尋經論[1]的,所有的經典,一定要下功夫去實踐,用心思維與體證,以及身體力行。佛教是教導眾生離苦得樂、心靈平靜的藥方,藥一定要吃下去,並且也要讓其他的人知道。

 

  考上了只是一個責任的開始,利用短短二到三年期間,充實與加強未來服務眾生的能力。佛教的研究所是另一種形式的選佛場,培育我們開展慈悲與智慧,並將所學奉獻大眾。不競爭、不比較,沒有得失心;因為若有得失心,就是有名利心,就不能發真正的菩提心,如此就會勝驕敗餒,無法持之以恆的真精進。

 

  不退的道心,就從沒有得失心與真正為利益眾生的發心開始。因為有著對眾生真正的愛,所以可以看到眾生的需要;看到眾生的需要,並發心努力修行,讓一切眾生都能真正離苦得安樂。

 

 

 



[1] 唐朝玄覺禪師開悟偈:「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突自困!卻被如來苦呵責,數他財寶有何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