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1日 星期四

知識的365堂課

  這是印隆最近發現的一本好書,一定要推薦給大家!

  一般我們國人念書,大都是為了求取功名,但是這也是一種教育的誘因,不然一般小孩子大都是愛玩的。不過也可惜大部份的教育並沒有給予很正確的觀念,都偏向:要讀書,才能做大官、賺大錢;而不是要讀好書,才能有健康快樂的人生。而很多人,畢業之後,要好好看書的意願就更少了,藉口是沒時間,重點是沒有興趣。

辯經

   在一、二年前,曾經在blog上,看到某佛學研究所的研二學長就跟研一學弟就在格子上爭論起來了,一位是在家眾,一位是出家眾。他們「吵」的很熱烈(因為已經脫離學術研究的範圍,成為人身攻擊,所以說是「吵」不是「討論」),連全班加上其他班的人都一起加入戰局,幾乎每篇文章都有上百條回應,遺憾的是從中看不到法義的討論精神,只有針對「身份」的攻擊,後來沒多久,那位格主就把格子關掉了。

   這件事給了印隆很深的印象,也很為他們惋惜,研究佛法走到這種地步,可惜了他們的聰明才智。而今天有緣在跟企美諾布大德談到此事時,印隆說:「他們該學學西藏的辯經精神!」,因為印隆一直覺得西藏的辯經是相當了不起的佛學研究觀念與探討方式,企美諾布也很慈悲法施分享關於「辯經」的資訊,謹與大家分享:

   『其實說到辯經,如果沒有在經論下工夫,馬上就會敗下陣來。辯經不是辯輸贏,而是藉此檢驗自己對經論的是否瞭解與融會貫通。

舉例:薩迦派的佛學院,必須先修顯教經論11年,才能學習密續(密乘),這11年中還要經過辯經以及許多次的口試與筆試的考試,如果沒通過就無法取得各階段修學的證書,稍有違反顯密戒律與校規一律開除,並逐出學院僧團返回原寺

   印隆很讚嘆這樣的佛學教育精神,真的是解行並重。用情緒來爭論佛法,是看不到也見不到真理的。

 

夠KUSO的DM!

  上星期到法鼓,印隆是選擇坐交通車去的,當我們坐在遊覽車上時,突然有一個人上車來,發給我們一人一張DM,大家可能都以為是跟考試有關的東西,所以就都有拿。

  拿起來一看,原來是莊圓的DM,本來就覺得他的內容有夠KUSO(無厘頭)的,這張DM更是KUSO到了極點!難道是怕我們在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太無聊,所以特別來發這張DM來讓我們解悶嗎?不過我們寧願閉目養神,真是謝謝莊圓你的好心啦!

  不過因為實在是太好笑了,所以特別拿回來跟大家分享:

數位筆記本的時代


  
  
大家是否還記得學生時代,每逢考試前,「筆記王」的上課筆記就會被借走,拿到影印室去狂印,幾乎全班人手一本;如果是跨系或通識教育的課程,還會被別班借走呢!但是這個時代,如果用這種「數位筆記本」所做的筆記,根本不用影印,用e-mail或是隨身碟等,甚至於放在個人網站上供人download即可,多方便又省影印費,而且又環保!

  其實「數位筆」、「數位筆記本」的概念與產品已經出來好一陣子了,但因為規格不同以及價位的問題,不是很普及。今天印隆為了要找資料,無意間看到PC home網站上所銷售的「數位筆」、「數位筆記本」系列,整體價格已經愈來愈平易近人了,甚至於一千多元就可以買到入門款。最重要的使用上的革新,完全採用直覺化設計,就像一般的書寫模式,而且安裝簡單,擴充容易,運用方式更廣,甚至於還可以把你的筆記轉換成txt檔!真的是好方便好方便呀!

  時代真的不一樣了,科技的輝煌展現,讓人人似乎都擁有「神通」,讓人可以更快更方便的處理過去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做好的事。我們將擁有更多可運用的時間與空間,去做好更深層次的事情。

*圖片參考來源:http://shopping.pchome.com.tw/?mod=item&func=exhibit&IT_NO=AHAB2B-A09649051&SR_NO=AHAB2B&ROWNO=3

 

2008年1月29日 星期二

看李家同教授的好書,學好英文,更學好精神!


  印隆很喜歡看李教授的書,覺得他的文章充滿了許多愛,以及對於生命的正確態度,讀起來親切、自然、發人深省。

2008年1月28日 星期一

錢,剛剛好就好

   今年過年收到三個紅包,過去在常住,收到信徒的供養時,一律交回常住,但是因為現在在外求學,師父特別允許可以收下,不用交回常住。不過到目前為止,印隆都還沒有打開來看,這是印隆的習慣,除非是真需要用到,才會把紅包打開,日子一久也忘記是誰給的了

  從出家以來,對於供養的紅包,印隆一向不去看金額、也不去了解誰誰誰供養了多少錢,除非是因為自行劃撥或轉帳進來的(帳戶會有明細),其他一概不去分別。這樣子要求自己,是為了要防止自己對於金錢的貪求心態,甚至於影響到菩提心。

  每個人的物質福報,跟過去生中的布施有關;但是此福報對你的心態影響,則是與你今生的修行有關。在印隆身上也發生了真實的經歷:在母親生病到往生,其中親友接濟與白包的金額,在處理完母親的後事後,居然一元都沒有留下,用的剛剛好,那些是屬於她的福報。而印隆準備出家前,處理完所有私人的物品及支付所需的費用後,居然也是沒有餘錢,以淨人的身份進入了寺院,重新一個新的人生。

  就像這次到北上念書,剛開始也是困難重重,但是一股傻勁的印隆,覺得先完成理想再說,結果就有格友的護持、以及後來得到師父的幫助,讓印隆可以安穩念書,每月的金額也剛剛好。

  印隆很喜歡這種「剛剛好」就好,需要使用的時候不缺乏,可以完成目標與願望(當然是指正確發心使用,不是亂花);也無私財積聚,不會長養貪念。世間的一切,我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剛剛好」除了是物質外,也是心態;多了不執著,隨緣隨力的布施;少了不苦惱,用心努力去補充缺乏的部份。用健康的心態來面對錢,才不會被錢所奴役。

  相信在正確的發心下,會有因緣來共同成就。努力強求而來,不是屬於自己的,就不是屬於自己的。調整好自己的心念,反而會發現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包括物質與心態。


從基因複製、創造看神學觀

   這一陣子,關於基因複製、創造的新聞真是沸沸揚揚,連複製肉奶品都傳言要合法上市了。當然這一方面的議題,除了在科學界引起風波外,在宗教、法律、人類、社會等領域也刮起了不小的旋風。

  宗教與科學的衝突,從中世紀末期以來,就開始產生了。當時歐洲基督教封建神權仍舊想要把持解釋自然的特權,把科學當作論證基督教教義的工具。它不允許一切違反教義的科學解釋,因此釀成了近代宗教與科學的深刻矛盾與激烈衝突。

慈悲三昧水懺動畫

《慈悲三昧水懺》的緣起,在懺本的開頭有敘述,但是因為是文言文,一般會去看的人不多。 所以大部份了解水懺緣起因緣的方式,還是以透過法會上師父的開示為主要來源。

今天收到揚舞小菩薩的推薦回應,印隆在用完午齋後的休息時間,點進去看一下,發現真的很好呢!在短短幾分鐘的動畫內,將水懺緣起的故事表達出,雖然不是講述的很深,但幾個重點都有提到:因果、障礙修行的原因(三毒)、化解仇恨的方式、持戒、懺悔。

謝謝揚舞小菩薩的法施,印隆也強力推薦!http://www.ddm.org.tw/UpLoadFile/7c8c47a6-5f10-4817-87ad-7bb7ef7bfc6c.swf

 

[以下是動畫畫面sample]





 

維持僧團的秩序,並不是否定「證悟的能力」

 

很感謝格友分享給印隆的這篇訊息,印隆看了也是非常感動,因此與大家分享。

「比丘尼」也務必要到!http://www.hwayue.org.tw/karmapa/karmapastory9.htm

 

印隆進入佛門近二十年,從在家到出家,全台灣走了一圈,幾個基本常見的情形都差不多遇到了。說起四眾相處的情形,女眾修行者真是不易,其實不要說是比丘不尊重比丘尼,甚至於在家男眾也不尊重女眾師父,更甚者連自己女眾也不尊重女眾。唯有在年輕人比較多的道場,這樣的情形比較少。

印隆認識的許多女眾修行者,不論出家在家,其實都是非常優秀與發心的,但是在長久的男尊女卑之下,讓許多人忘記佛法的真義,不是太過、就是不及。

七眾弟子有七眾弟子的倫理,這是我們一定要遵守的,但是佛陀用倫理來規範,是為了維持僧團的秩序,並不是否定「證悟的能力」。若有任何對於僧團倫理的錯誤認知,那就是菩提心未發。

還在三界六道中輪迴流轉的我們,更應該認清事實的真相,努力在心地上下功夫,以言語行為打壓對方,都只是增長自己的貪瞋無明而已,對於修行沒有任何幫助。而女眾修行者,更應該要努力,今日我們成為眾生中的二分之一之角色,必定有我們所賦予的使命與力量。好好的修行,不要被世間對立分別的觀念所影響,才是我等學佛者應有的觀念與心態。

「在法王的每句叮嚀的話語中,只要提到比丘、就一定會同時提到比丘尼,他給予了我們同等的關注與指導以及平權的對待,這一刻,比丘尼是僧團的一份子,而且是缺一不可,有著同樣責任、義務與權利的僧團家庭成員,......在永恆的如來家業中,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沒有一眾可以缺席。相反的,任何佛子,都應首當其衝,站在符合佛陀意趣的步伐之最前線,共同邁向佛陀本懷的平等清淨道路。

 

 

2008年1月27日 星期日

學習佛法的目的


    聽完考生輔導說明會時,於回程時,有一位在家菩薩特意坐到印隆的身邊,因為她從在會程結束時,就一直問印隆許多問題。她說她已經來考好幾次了,但是一直不順利,尤其是在學佛之路上,有很多迷惘。

   印隆聽了一些她的想法,大概知道她的問題,其實這是很多「學佛」者的問題,不論出家在家。問題是什麼呢?沒有真正發菩提心。

   佛法不是文字、不是世間知識,是讓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佛陀—Buddha,是「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果沒有發菩提心,你所學到的都是knowledge,不是wisdom

   印隆鼓勵她,一定要審視自己學習佛法的目的,要將眾生放在心裡。智慧怎麼來?從慈悲的力量來。你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只能學到一種方法;但如果你為了無量無邊的眾生而解決問題,就會學到無量無邊的方法。

   在學佛之路上迷惘的朋友們,試著去檢視與調整自己的心念,當你看到眾生時,你就不會迷惘了。

   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在行銷學來講,一個人平均至少可以影響二十六個人(家庭),而每一個人再傳遞下去,每一個人又是影響二十六個人,所以一個顧客的影響力是很大的,這也是為什麼現任企業愈來愈重視客服的關係。我們也可以依此類推的佛法的傳遞,你若能給一個人種下正信佛法的善根,就至少可以成就二十六位菩薩!每一位菩薩又再成就二十六位菩薩!法燈永續,正法長住於世。

   一定要發菩提心,要將眾生放在心裡。

 

藏文龍藏經

這一套藏文龍藏經,其實在法鼓山圖書館也有珍藏一套,不過兩者的版本不同,所以故宮的人也會到法鼓來研究資料。

昨天到法鼓時,我們也親眼看到這套藏文龍藏經,真的是金光閃閃,閃耀著智慧光芒!雖然其背景是有一些政治目的,但是畢竟在國家的保護與支持之下,而有了這套珍貴的經典,而且是用藏文寫出,其價值真是無法估計。

頂禮藏文龍藏經!

- 故宮出版龍藏經 每套120萬 

- 故宮出版《龍藏經》 世界唯一 

- 故宮藏文龍藏經 五千兩黃金打造 

參加法鼓考生輔導說明會心得


    昨天是法鼓佛教研修學院所辦的考生輔導說明會,大概有百來人參加吧,不過印隆本來以為會有更多人來參加,因為這是一所很好的學校。可能法鼓實在是不好考,很多人到最後會打退堂鼓,而今年佛光與法鼓的考試是同一天,或許也會影響雙方彼此的報考人數。雖然印隆對法鼓算是滿熟悉的,但是很想回去看看老師,所以就報名參加了。

   首先是對於法鼓佛教研修學院做的簡介,校長惠敏法師非常幽默,化解了緊張沉默的氣氛。然後老師帶大家去參觀圖書館,圖書館的設置非常專業,也有許多先進的視聽設備,與一般市立的圖書館相比毫不遜色,現代的佛學研究者真是有福報。

   其實過去印隆對於佛學研究領域有點排斥,因為感覺許多佛學研究者,真的是「學術研究」,並沒有真的實踐,與利益眾生。印隆一直覺得佛學研究者,應該要具有三種正確的心態:一是敬法,二是有慈悲心,三是能利益眾生。佛學研究跟世俗學問研究是完全不一樣的,世智辯聰易得,但讓眾生離苦得樂的智慧不易 因為必須要發真正的菩提心。

   印隆曾經看過一位在日本得到博士學位的比丘尼的論文,其內容是在從古代某大師的一篇小論文中的一篇短文裡,去做文獻考究及訓估;印隆是不會反對如此純學術化的研究,但是印隆很想問她:從天台的妄心論,是否可以從中說明實踐於人生問題的解決之道?因為目前台灣的佛學研究教育,除了一般世間大學外(如哲學系、宗教系),大部份都是免費,甚至於有許多獎學金可申請,這些都是十方信施的供養與護持,而大家的護持也是希望這些人能夠學以致用、弘法利生。印隆覺得,不論出家在家,如果今天你有能力,受大家的護持來做「佛學」研究,不管你的研究方向如何,其結果一定要能利益眾生。

   不過經過昨日的考生輔導會,看到第一屆的學長,素質之優秀,讓印隆更有信心了!印隆看到他們具有謙卑誠敬的氣質,就如同法鼓的校訓「悲智和敬」一樣,相信他們在學成後,一定可以為教界開拓新局。

   在全世界的宗教對話已積極開展的時代,教團之內的對話也必須進行;所謂「教團之內的對話」,就要從教育開始做起。台灣是一個很有福報的地方,有這麼多大長老的苦心開創。這是一塊大乘佛教的肥沃田地,它蘊育出無量的種子,不管將來這些種子是到什麼地方,希望能讓這些種子都能順利發芽,讓它所結出的果實都能飽滿當地的眾生。

  

有緣就會相聚

   在今日(20080126)往法鼓的途中,居然遇到了一位已分別四、五年的同事,她是印隆當時在公司中,非常非常要好的同事,感情如同姐妹般。

   她說第一次到印隆的blog中,看到印隆已經削髮為尼的照片,她就在公司狂哭,雖然知道出家是印隆一直想走的修道之路,但是還是忍不住掉淚,在捷運上她也紅了眼框,讓印隆也很捨不得,也怕她在捷運上哭出來,所以一直緊緊握住她的手,就這樣她陪印隆坐到北投捷運站才分開。

   人生就是這麼奇妙,在分隔多年後,有緣就會再相聚,想想看那麼多的捷運班次、那麼多的捷運車廂、那麼多的乘客,我們卻能如此完美地,再同一個時間、同一節車廂,又再一次的見面。

   她告訴印隆,她一直相信有再與印隆見面的一天,而且是在路上,結果真的如她所願地發生了。印隆也真的非常歡喜,這是今天最值得高興的禮物!

   心念的力量是很大的,只要你發出了這個強烈的心念,就是種下了一顆種子,不論多少,有一天一定會完成你的心願,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這種天生所具的能量,行善造福,利益眾生。

   茫茫人海,珍惜一切今生與你有緣相聚的人。不論是親人、朋友、同事、同學、敵人,甚至於路人甲,一切都是有緣。

   讓善緣增上、惡緣轉善,一切都成為好的循環。好的磁場是從我們自己的心念所發出,好的環境是由我們的心念所創造。

2008年1月25日 星期五

修行是看態度


   有人問印隆說:「妳現在要再念書,是想要去教書嗎?」印隆回答說:「是否要當老師那看因緣,但有發願要在佛學教育上盡一份心力。」他又問:「如果以後妳的學生中,有戒臘比妳高的比丘尼、比丘,甚至是男眾學生後來出家受具戒成了比丘,妳要如何看待?」

   這個問題,印隆在沒出家前也曾經想過,當時無法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但是現在已經可以很確定的說:如果以後印隆的學生中,有戒臘比印隆高的比丘尼、比丘,甚至是男眾學生後來出家受具戒成了比丘,在學術場合上,就用學術的角色對待之;但是回到了宗教場合,就必須遵守戒律之規範。選擇做了出家人這個身份,就不應再用世間的眼光來看待一切事物。這是修行,不是工作。

   將身彎下,並不代表身分就比較低下,反而更能貼近眾生;將心抬高,並不代表地位就比較優秀,反而可能會遠離眾生。

   修行是看態度,不是高度。

 

幫你家寶貝種福田~分享愛

這位格友-- CAT寵物精品館,也是在卡布媽家認識的,她是寵物店老闆加寵物用品批發商。第一次是被她家的狗狗吸引,好可愛呀!跟印隆先慈的狗兒子長的好像,讓印隆忍不住多看他們幾次。

今天有機會,跟這位老闆多聊了一下,知道她跟卡布媽一樣,也是一位很善良的人,她會將賣場跟店裡總收入的5%,每個月固定捐給桃園縣動物推廣保護協會,還有過季的狗衣服也會捐給他們。這個世界真是溫暖,很多人都在默默地,盡自己力量行善!

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買下私人小島就會比較快樂嗎?

  因為人具備自我意識與豐富的想像力,「積極地」想得到目前所沒有的東西,又「消極地」害怕未來可能的狀況,在真實的世界裡、在「想要」的世界及「所害怕」的世界裡,既積極又消極地「活著」。

  人經常覺得事情不如所願,現實生活永遠也不可能合乎自己的期待,不管我們是誰、不管我們是怎麼樣的人、不管我們已經擁有什麼,都總覺得是不夠的。因為慾望與貪念,讓我們想優於現狀、嚮往更好的去處、擁有更多的東西……慾望永遠沒個止境。

資訊與宗教,寬容與進步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世界上的基本原則都是相同的,不論是運用在那一個領域上,有彼此的包含,才能促進共同的進步。

 

  資訊與宗教,也是有此異曲同工之理,從這些原則中,來反思我們看待一切事物的觀點。

 

一、相容:

1.      系統、軟體甚至於跨作業平台,其相容性愈大,使用普及性也愈大。

2.      宗教互相寬容並蓄,異中求同,同中容異,對於不同的觀點要包容不要歧視,以尊重來達成宗教的真善美地。

 

二、交流:

1.      軟體、系統之間若產生程式衝突,輕則當機,重則毀損。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師,所寫出的程式是能在各種軟硬體之間、順暢運作。

2.      宗教要互相交流而不是排斥,透過交流增進彼此的理解、消除誤解,以諒解共識取代排斥紛爭。

 

三、對話:

1.      程式是一種與硬體與使用者之間的溝通橋樑,正常的轉譯運用,將01的輸出輸入轉變成無限的力量。

2.      宗教要以對話代替對抗,尊重與理解不同宗教之間的差異性,並善用對話的能力提昇彼此對於信仰與奉獻的程度。

 

四、共處:

1.      網路的力量為何無遠弗界?因為它讓各種不同的使用者,完成各種不同的使用目標。因為能包容不同的需求,所以才會普及無限。

2.      各個偉大的宗教中都有一個「金規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要別人如何待你,就如何待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也說金規則是最高貴的宗教。

 

五、進步:

1.      各式各樣的資訊軟硬體,在透過跨平台的相容,得到更多的普及運用,自然能激發更大的創造力,求新求變,不斷地進步。

2.      真正的世界和平,是建立在寬容和諒解的基礎上,是為了使一切眾生具有勇氣與力量面對生命的苦痛,並且把愛分享給需要幫助的人。

 

  祈願新世紀的到來,我們不是只有看到自己,而是看到眾生。從理解對方中,開展自己無邊的心量。當心量愈寬廣,智慧也就愈開拓;如果只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只有一個角度,只能產生一份力量;若是為了解決眾生的問題,你就會擁有眾生的力量。

 

  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因為願意伸出救渡眾生苦難的千手,所以祂擁有千隻智慧的法眼!

 

 

2008年1月23日 星期三

報告字詞重組法

  以前在社會上工作時,老闆說:「我很忙,你們不要把在學校寫論文的那一套拿到社會上來,一頁,我的極限是一頁!」就這樣,在社會的"磨練"下,印隆完全忘記了學校教的那一套,所有的報告,全部轉換成精準的數字與結論,並且能在一頁中完全呈現。

  可是,現在又要回到學生生活,嗚...怎麼辦?很難調整呢!

  終於知道為什麼有「Kuso」文化的產生,因為真的可以給自己一個輕鬆的心情,印隆也來Kuso一下囉!










  社會的老闆說:「Show me the money」,學校的老闆說:「Show me the paper」,ㄚ!希望印隆以後學校的老闆,是「Go ahead, up to you! All I support!」


現在看到的情形不一定就是結果


    有一位非常發心的格友,最近在公司調整人事的過程中,沒有升官發財,他感覺有點困惑;因為一是他的能力相當優秀,二是他也很精進用功,為什麼會沒有被晉升呢?

   印隆給他的建議是:或許你有其他的重任要承擔,所以不適合現在去接這個職位,尚待另一個因緣成熟時。

2008年1月22日 星期二

紅塵道場,感恩看人生

   在受戒時,為我們講授比丘尼戒的心航法師告訴我們,要每日三摸其頭,提醒自己已經是出家人,要有出家人的應具的威儀與心態;而在剛出家時,十幾年來也一直在教導印隆的恩師妙師父,也不斷的告訴印隆,做一個出家人,就是要讓人對三寶生信心;而以前在佛光山佛學院時,大師、惠院長、老師等,也告訴我們,一個有威儀的出家人,行住坐臥(四威儀)都可以度眾生。

   師長們雖然用不同的言詞、方式,但都是表達一個同樣的道理:要讓眾生生起對三寶的信心,讓大家都在菩提道路不退轉。

   出家後,完全不能「為所欲為」,要「為眾生菩提道所為」。所謂「身在紅塵心在道場」,紅塵道場,或許就是這個意思吧!修行、說法、度眾,不是在固定那一些場所,而是時時刻刻,任何場地與時空都可為之。

   印隆出門時,一定穿著的很整齊,也很注意外在的威儀,希望讓大家看到出家人時,會感覺原來出家是很積極愉悅的!而不是傳統那種失意沒落、走投無路的消極感覺。在目前印隆住的社區,雖然才短短三個月,但覺得管理員、鄰居,甚至於商家,態度也變了很多,尤其是管理員最好玩,從不曉得該如何稱呼印隆(還被叫過「小姐」),到現在會合掌念一聲阿彌陀佛,印隆也覺得很歡喜!

   今日出門買菜,在騎樓下突然有一位看起來像是清潔隊員工的中年女眾菩薩叫住印隆,對印隆說:「師父啊,謝謝您!」雖然印隆腦中出現許多問號,但還是也充滿感激的馬上回答她:「也謝謝您!祝福您福慧增長!阿彌陀佛!」當時覺得我們兩個好像是《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互相鼓勵與祝福對方。

   回到社區掛單之處,順便叫了一筒瓦斯,因為是雨天,送瓦斯的男眾菩薩全身都濕淋淋的,他看到印隆拖的亮晶晶的地板,就有點不好意思,印隆趕緊跟他說:「沒關係,您辛苦了,趕緊進來吧!不用擔心地板」,回去時他也很高興的跟印隆說了一些話。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要為他人設想,給他人歡喜。逞一時之快、爭一口無謂的氣又有何用呢?能夠讓別人歡喜,自己其實會更歡喜!

   紅塵道場,感恩看人生,處處都可以修行!

 

給二師父的祝福:事事如意

  各位看的出照片是什麼東西嗎?噹噹噹噹!是蛋糕~而且是起士口味的哦!

  因為印隆的二師父現在生病休養中,印隆因為要考試及其他原因,不能回常住去幫忙照顧,心中一直很遺憾也很難過。想到快要過年了,一定要給二師父一個深深的祝福,就拜託好友Venessa幫忙想一個idea,Venessa說可以送她一個事事如意蛋糕,用起士口味給她補充一些高熱量營養,祝福二師父早日康復!印隆也覺得滿好的,就請Venessa幫忙了。

網路地球儀:Hybrid Map(二)以象崗道場為例

  

  要試那一個地址呢?既然說到了United Nations,就用同在NY的法鼓山美國象崗道場吧!那是一個很美的地方,印隆也希望將來有機會可以去象崗道場。

1. 首先,輸入象崗道場的地址:Quannacut Road, Pine Bush, NY 12566,速度很快,馬上就出現了。(目前是在Map區)


2. 左側有bar可以調整,yahoo!還很貼心的標出Street, City, State, Country。


3. 目前在City區,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周圍的城市名字都出現了。


4. 這是State區,請看看右側印隆特別畫的箭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各洲資訊。


5. 這是Country,NY有人不知道在那裡嗎?雖然是這樣說,它還是有這個功能,或許可以運用在其他國家資料上。


6. 查到想要的地圖資料後,Yahoo還很貼心的提供一些工具讓你使用,分別是:
 (1)Printable:就是可以直接列印地圖出來。
 (2)Send by Email:用電子郵件寄到你"府上"。
 (3)Send to Phone:這個功能也很讚,可以用手機來看,不過要你的cell phone能支援。
 (4)Send to Car:這個就更棒了,只要你的車子有GPS接收器就可以使用啦!


7. 印隆只有E-mail,就用這個試試看吧。選擇好後,輸入E-mail address。


8. 非常快,10秒就收到了。它是一個hyper link形式,一按就連上去資料,不用再重找。


9. 這是另一個功能:Live traffic,對於開車的人很方便,因為公路等資訊都標示的很清楚。


10. Hybrid,看看象崗美麗的地形,多翠綠,還有一個大湖呢!


11. 這是Google的Hybrid,據說google比yahoo!更為精細,不過要在大都市,各位如果有美國的地址資料不妨試試。

  這真是現代版的網路地球儀,相信這樣的功能會很快的普及到全世界。多看看其他的國家資訊,開拓心胸,擁有更宏觀的世界眼光,將會懂得謙虛。

 


 

2008年1月21日 星期一

習學外書之戒


 

 

  最近在看的考古題中,有一題的內容是:「宗教研究之為學術研究是否和宗教信仰有所衝突,即研究者如是信徒,便無法對所信仰的宗教進行客觀研究,試申己論。

  對於所謂的「信徒」來講,尤其是像我們這種已發願將身心投入宗教信仰中的出家信徒,這個問題實在是有點尖銳,但也是非常好的反思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說起來是見仁見智,也會因為每個人信仰程度的不同、或在學術研究上理解的深淺而有差異。

  其實在初入佛門的出家人上,要能「習學外書(外學)」,是要有一定程度後才能被允許的。所謂的外書(外學),指外教之典籍及世間法,也就是除了佛教之外全都算是。在《毘奈耶什事.六》中,有記載幾個關於「習學外書(外學)」之例子,佛陀也針對這些事例為後來的弟子做了規範:

  一、 允許學習外書之因:舍利弗降伏撥無後世之外道,佛陀因此聽比丘學外論。其文曰:「佛告諸比丘:『非一切處有舍利子。其相似者亦不可求。是故我聽諸比丘學盧伽耶等諸外俗論。』

  二、制定有資格學習外書之條件:時諸比丘聞佛世尊准許學書論,遂無簡擇分別,愚昧之類亦學外書。所以佛陀又說:『不應愚痴少慧不分明者令學外書。自知明慧多聞強識能摧外道者。方可學習。』

  三、 對於有資格習學外書之限制:諸明慧者,習學外典。善品不修。佛言:『不應如是常習外典。』佛言:『當作三時,每於兩時讀佛經,一時習外典。』比丘遂於年月分作三時。佛言:『人命迅速,剎那無定。不應年月分作三時。可於一日分為三分。』

  四、 對於習學外書之時間規定:比丘朝習外典,暮讀佛經。佛言:『於日初分及以中後可讀佛經。待至晚時,應披外典。』比丘即便暫時尋讀,不誦其文。尋還廢忘。佛言:『應誦。』」

  《僧史略.上》曰:「佛俱許讀之,為伏外道,而不許依其見也。」這一點是佛陀對於出家弟子習學外書的嚴格規定,也就是告訴我們,發心要正確。否則在正見未確立、信念不堅固之下,反而容易被牽著走。

  《沙彌十戒威儀錄要》云:「沙彌本業未成,不得習學外書、子史、治世、典章、詩詞歌賦等。智力有餘,為降伏外人故習學外書,不得隨書生見解。」印隆剛出家時,雖然已經在佛門中多年,但是師父還是非常嚴格,不讓印隆隨便看書,要買書都必須經過她的審核同意,當時覺得師父怎麼管的這麼嚴,現在想起來,還真是感恩呢!

  因為現在在念各國宗教的教義,加上學術研究的態度,必須要用理性和邏輯去做許多的推論與判斷,有時候所謂的「宗教性格」,是帶有一些感性的經驗論。這時候突然深深感謝學佛路上,冥冥之中引導我的那股力量,還有師父的堅持,讓我能在具足正知見後,再來看這些「外道」之書。

  戒體真的有「防非止惡」之功!所謂的「戒體」,乃是在受戒時,透過三皈依的儀式中所獲得,其實這不是有什麼「外在的神力」所賦予,而是在發心。戒體有上、中、下三品,就看你受戒是發什麼心,你發的心量愈大,也就品級愈高,能發菩提心,就是上品!

  為什麼有「防非止惡」之功呢?因為是真誠的發願、發心了,你從內心中深深發出一股持戒與發願的力量,自然會感召善緣,這樣的「磁場」是自己建立的。就像是我們看到真心在為大眾服務的人,我們也願意投一票給他,希望藉由他的力量,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宗教研究之為學術研究是否和宗教信仰有所衝突呢?」印隆覺得,說老實話,這要看你自己的選擇。主觀與客觀,其實是一個對立的詞彙。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發心,也就是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愈來愈感受到持戒的好處,佛陀真的是大智慧者,持戒不是限制,而是幫助你走向正確的道路。

 

 

回向曉米開刀順利,早日恢復健康!


   今天格友的小寶貝~曉米要開刀,祝福她開刀過程順利,早日恢復健康!

學佛真好,持戒重要!

 

  今日上拍賣網找書,居然看到了聖嚴師父的《比較宗教學》一書,這本書印隆找了好久啦!當下非常興奮,居然忘記比價,就按下了直購鍵,心中還充滿了感激。結果在下單後,又隨意翻了兩網頁,居然看到有另一個賣家也有賣,而且便宜將近一百元,還是全新的。

 

 

  如果是你遇到這種情形,會怎麼想呢?

 

  以前的印隆,大概會寫一封信告知賣家:「你賣的比別人貴100元唷,我不想買了,取消掉我的得標吧!」不過現在的印隆,不會這麼想了。

 

1.      印隆會先看看怎麼做才符合戒律:

因為把戒本背下來後,就養成一個習慣,做事前先想想這樣做符合戒律嗎?出家人有一條威儀戒,大意是買東西時,如果已經允諾要在甲家買,即使乙家更便宜許多,都必須要在甲家買,以免讓人起了譏謗三寶之業,這是你讓他造成的,所以錯是在自己。

 

2.      然後想自己當初發的心念:

記得一看到這本書時,當下的反應就是好歡喜,所以才會馬上按下購買鍵,所以就保持著這份單純的心念吧!

心念的單純,對於修行很重要,我們常常會自尋煩惱,就是心念太過複雜。有時候單純的A事跟B事,我們是會因為習性,從A事取出一部份變成A1,從B事取出一部份變成B2,然後A1+B2變成一個根本從沒有發生過的C事!亂七八糟諢在一起,起了無謂的煩惱。

印隆講的這個例子,是真的在許多人身上都會產生的,因為我們無始劫來的習性,讓我們習於保護自己(我執),所以只看到自己想要的;因為我執,不但看不到事情的真相,還火上加油的把事情搞的更複雜。

保持著單純的初因,就有單純的善果。所謂「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佛法處處是智慧呀!

 

3.      最希望能結善緣:

差一百元也沒什麼,說不定可以趁這個機會與他討論佛法,廣結善緣,印隆有好幾位朋友就是從拍賣網站交到的呢!如果有機會讓他能親近佛教,這一百元算什麼?記得以前印光大師,曾經想用四百文錢,要一位小朋友念佛,讓他種善根,結果那位小朋友還不肯呢,讓印光大師很感慨……印隆想,如果印光大師身處這個網路時代,以他那麼好的開示文筆跟慈悲心腸,一定有許多人受益!或許他會跟企業家信徒成立個念佛公益網,辦個你念佛,我捐錢的公益行銷活動之類的(印隆又開始亂想了

 

  今天太晚了,就分享心得到此,不過真的覺得『學佛真好,持戒重要』!腦部磁區還在重整中的印隆要去休息了,明天見!

 

 

反思自己看事情的角度:耶穌是否有學佛

   去年年底有一陣子,耶穌是否到印度學習過佛法,造成了滿多的討論,還有看到有電影打算出資開拍相關電影,也有一些格友把這一方面的訊息轉貼。

  一般我們佛教徒,看到這樣的訊息,可能出現的念頭是:「ㄚ你看耶穌也來學佛了」,然後就產生很高興的想法。

  對於我們虔誠的信仰者,有這樣的心情是無可厚非,這表示愛教護教。不過印隆是想建議可以透過這樣的新聞,反思自己看事情的角度,這也是當時印隆沒有轉貼這些新聞的原因。

  以下是印隆的想法:

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

「儒教」是宗教嗎?

    在剛開始接觸宗教學時,尤其是看到西方學者寫的書,他們幾乎都一致的將儒家、道家的思想,界定為中國的宗教,也以儒教、道教等來稱呼之。

  說實在,印隆當時很無法認同與接受這樣的觀點,或許是從小就在儒學文化的教育下,把它定義在是一種學術、學問,所以習慣用「儒學」來看待。

尋找宗教對話的方式

   各宗教的宇宙觀,對於信仰的態度影響非常大。記得以前住在花蓮寺院時,有一次住在寺院的弟弟告訴我們:「師父,我知道地球是怎麼來的了!」他當時還沒七歲,還在上幼稚園,我們就很高興,以為現在小朋友科學觀念很早就開始奠定了,就問他說是怎麼來的?弟弟回答說:「是耶穌基督創造的哦!我們人類也是!」結果我們一堆人當場………….原來是他們學校的老師(原住民大都是天主教徒或基督教徒),帶小朋友去教會,平常上課時也灌輸他們「是神創造了天地」的觀念。

   這種從小的教育其實影響很大的,印隆雖然很小就接觸佛教,但因為參與了YMCA很多活動、也讓那裡上課(如英文課),反而接觸基督教教義的機會比較多,而同輩份的表哥表姐們,一半以上也都是基督徒。因為在我們這個年代,民國六、七十年時,佛教那有像現在這麼興旺與普及,感覺很多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人才去寺院,而教會有許多活動都好好玩,所以我們比較喜歡去教會。現在八、九年級生幸福多了,可以正信又活潑的學習佛法,真的是有福報!

2008年1月19日 星期六

聯合知識庫

  聯合知識庫算是目前業界做的相當完整的資料庫,也有積極在營利,希望能將這份新事業發揚光大吧!印隆覺得這是他們面對新聞網路化的突破與創新,跳脫了網路免費、只會燒錢的附屬迷思。

  很巧的在88-90年這三年當中,印隆身處了所謂網路第一次泡沫化的時代(可是印隆一直不認為那是泡沫化,我把它定義是「調整」);而身處的工作也是在媒體界:行政院新聞局與明日報(t-Time)。在新聞局時,我們的小組身負「前鋒」的重任,建置了台灣官方新聞的對外網站及電子報(外文),但因為是有國家經費支持之故,可以做一些固定的工作,不用擔心存活(營利)的問題。不過畢竟是創新的小組,老闆長官雖支持,但也只是口頭上的,有許多經費我們還是要找廠商贊助,當時印隆為了要辦一個國外的行銷活動,花了一個月,每天跑外面找贊助,應該也是創了新聞局公務人員之始吧!

  至於t-Times(Tomorrow Times 明日報),不曉得大家還有印象嗎?它曾經是一個美麗的目標,印隆不認為當時的時機不對(89-90年創立),而是經營模式沒跳出傳統媒體的框架,200多人的團隊、豪華的辦公室,而且記者都是用幾乎二倍以上的高薪挖角過來的,居然只想靠20幾人的廣告團隊來支撐!而且當時的老闆或高級幹部,對於廣告部是非常忽視的(被當成找錢的業務,不尊重AE們媒體素養的專業,這也是AE的可憐宿命),當然很快就倒了。不過印隆也要說一點tTimes的好話,撇開錯誤經營方式不談,當時他們對於網路新聞的呈現機制,那股創新的力量,現在仍深深影響著報界(因為tTimes的同事們也回到原來的傳媒去了!

  好,現在我們來看看聯合知識庫。

  這是聯合知識庫搜尋介面,基本上設計的滿直覺式的,使用上還不錯,搜尋速度很快。各位在大學時代每天泡圖書館寫報告的格友們,看到這個一定很X$#&*....吧!想當初我們每天都去搶老師指定參考資料,搶影印機,若當時有這個多好哇,連打字都省了!

 

  他們還很貼心的寫了一份搜尋的技巧,畢竟不是人人懂得如何用「, | /或or, and, not」來幫助又快又精準的找到資料,這倒是不錯的作法。

 

印隆試著查三年內有關「達賴喇嘛」的資料,居然有170則之多!不過要再看內文,就要花錢了,這也是他們厲害的地方。網路媒體本來就應該用知識去做營利生存的方式,不能單靠「發行量」(點閱或瀏覽人次)來找廣告贊助。知識就是力量,有力量才活的下去呀~

 

  付的錢愈多,就可以使用更多的權利 --- 他們還真是貫徹資本主義思想呢!這一點印隆有點想法與意見,不過不方便在這裡寫出來,留著以後跟教授討論研究用,有好心得也可以分享給還活在媒體界的朋友們,看能不能造福人群,大家都可各取所需。

  印隆最推薦的是「我的剪報」及「自動剪報系統」。網路剪報的觀念,也是始於t-Times,有點像bookmark,但是更個人化與精準化,印隆一直很喜歡這個功能。

 

  再來就是很重要的「影像圖庫」資料庫了。能數位化真好,可以精準又快速的找到需要的資料。記得還在新聞局時,有一次我們要做一個台灣紀事的專輯,就到局內的照片室,透過管理專員一張張尋找,超辛苦的!找到之後再慢慢scan,又怕照片被我們弄壞。不曉得他們現在是否也做數位化了呢?

  印隆寫這一系列的數位典藏心得,一方面是研究所考試會用到,一方面是自己也非常有興趣,並且有實際從事的心得,所以提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因為在佛法的弘揚上,數位化將會佔有非常非常重要的歷史角色。就像是魏晉南北朝開始的末法思想,而有了石雕藏經跟佛像(如敦煌石窟等)的產生;而數位化的藏經,印隆覺得這已經不只是對於保存而已的消極心態,更有積極的普世利生思想融合於中。適當而正確的數位典藏方式,或許會成為一個強大的力量,讓世界充滿平等與慈愛。

數位典藏研究

(文章進行中)

StreamAuth or - 真是弘法的好幫手!

◎ 《慈濟》月刊全螢幕電子雜誌

◎ 聯合知識庫

 

鳳梨苦瓜花生湯


隨著考試日子逼進,印隆也開始隨便吃了,這星期每天的午齋,就是抓一把青菜、加一點蘿蔔,放兩塊妙師父給的豆腐、再投入一把麵,匆匆吃完之後,就再繼續努力。其實也不是多用功啦,現在都是在練習各校的考古題,有時候一思維,就要想很久,或是要找很多資料,必須非常專心,就比較沒有心思去想日常生活的事情。

結果這幾天,發現脖子居然冒出青春痘,很不舒服,應該是火氣太大吧,想起了妙師父教的「鳳梨苦瓜花生湯」,今天就煮來消一下火氣。

不敢吃苦瓜的人,更要試試此道,保證讓你破除對苦瓜「苦」的迷思哦!

 

基本材料一:苦瓜與生花生

基本材料二:鳳梨苦瓜豆薣醬

 

1. 苦瓜與生花生放入鍋內,加水煮開。

 

2. 煮開後,加入一匙鳳梨苦瓜豆薣醬。又,因為鳳梨苦瓜豆薣醬本身就是鹹的,所以就不需要另外加鹽。

 

3. 關掉瓦斯,讓鳳梨醬滲透入苦瓜中,這是讓苦瓜美味甘甜的秘訣。

 

4. 燜煮好後,整個湯色呈現淡淡的淺咖啡色。這時候可以加入一些香菇(也可以在燜煮前就加),再次煮開。

 

6. 因為這是印隆今天的一餐,所以加入了豆包卷跟學姐的愛心水餃一起煮,若是當湯品食用者,到第五步驟就完成囉!

願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悉皆飽滿,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