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食色性也」與「四食」

 「食色性也」此句,出於《告子篇》,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通常被解讀為「飲食與性欲為人之本性」。

 而佛教中所謂的「四食」,是指眾生所賴以繼續生存的要件,分別是:

1.      段食(Ordinal material food):普通物質的食糧。

2.      觸食(Contact of our sense-organs (include mind) with the external world):感官(六根)與外境的接觸。

3.      識食(Consciousness):知覺。

4.      思食(Mental volition or will):思或意識。

 其中的「思食」,具有求生、求存、求再生、求生生不息、繁衍滋長、積聚等意。它就是「思」,佛陀定義為「思就是業」,又說:「一個人若能了解思食的意義,就能懂得三種渴(愛)的意義」,意思是「渴(愛)」、「思」、「思食」、「業」這幾種名詞雖不同,但其所要表詮的意義是相同的。

 而現代心理學中的「libido」(性本能、生命力的源泉)可以用來與「思食」作一比較,其義是非常相近的。因為眾生自以為有『我』的存在,所以產生了渴(愛),因貪戀而有「來世及後有」的執著,而這「四食」,就是用來「滋養」眾生的求生、求存、求再生、求生生不息、繁衍滋長、積聚的渴望需求。

 這就是『苦』的生起原因呀!因為對「我」(五蘊假合而有)的錯認所產生的無明,而造成了生死流轉,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及老死;此十二因緣,清楚明白地描述眾生如何被煩惱及業所控制、無奈地在六道中經歷無數生死。這十二支因緣互為因果,環環相扣,一支引發另一支,周而復始。

 告子所說的「食色性也」,應該想表達的不只是「飲食與性欲為人之本性」而已。雖然告子尚沒有到達解脫之境界,但他的這句話,或許就想要表達出人性(執著與需求)的深意,真是言簡意賅。

這個「性」,是一種「我執」的說法,因為執著於自己的一切,所以產生了各式各樣的業(善、惡、無記業),也因為這些業,而得善果、惡果、無記果,這些果報,就是產生一種力量,是存在於輪迴內的,繼續向善或向惡前進的力量。

出生死流轉的聖者,為什麼不受後有?因為他已經無虛妄我執,沒有煩惱不淨,其雖有活動與行為,卻不造業,故不會產生繼續輪迴的力量。

在印度及西藏的寺院外牆,有一種稱為「五趣生死輪」的繪畫,這種畫開示了眾生因十二因緣而流轉於生死。輪迴於六道之中的情況及因果關係。據說這幅圖是當初釋尊親自教王舍城的頻毗娑羅王(Bimbisara)畫的。王舍城國王把畫送予鄰國的優填王(Udrayana),優填王在看畫後,細思十二因緣,沒多久便證得阿羅漢果。自此以後,釋尊還命弟子必須把畫繪於寺院外牆上,讓人可以透過觀視而思維十二因緣教法。

 弘一大師也曾教示:「淫欲為生死主因,食欲為生死助緣」,就跟「食色性也」的意思一樣,要我們時時刻刻檢視心念,終能瞭解生死流轉的運作方式,及懂得如何切斷這種生死無明迴圈。

根本就是,從放下我執開始。

1 則留言:

  1. 受教囉  感恩^^
    請問, 我可以引用嗎?
    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