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惜法、敬法

   最近看著手上一些十幾年前在佛學院時,留下的筆記、作業甚至於一張張的紙條,有些只有幾個字、一句偈,都被我視為珍寶而保存起來。

   十幾年前,電腦並不普遍,作業系統還是PE3的時代,當然大部份還是用手寫的方式,比較「奢華」的就是用影印。現在電腦發達了,想要什麼資料,上網找找、問一問就有,跟過去真的是天壤之別!

  資料來的這麼容易,那種「百千萬劫難遭遇」的虔誠之心好像卻不見了?

   佛典成立的演進史,也可以從中窺視到一些大眾對於『法』的心態。最早還沒有結集時,『法』是用口傳、背誦的方式流傳下來,這時候,弟子對於上師、善知識,是極其恭敬的,所以有為了一句偈而捨身供養的本生故事;當然,這樣的傳授方式不能多,也不需要多,用虔誠懇切的心,如理思惟,真實修行,不開悟也很難。

  結集之後,經典以文字的方式開始記錄下來,資料多了,大家的意見也多了,部派佛教也開始分裂了。

   經典剛傳入到中國後,大家仍是如獲至寶,因為是拔涉千山萬水而來的啊!所以有玄奘大師的艱辛西行取經之行,比丘尼將手臂挖開藏起經典的護法之行,以及智者大師的拜經臺等等。而到了末法時代思想的來源,以及三武一周的廢佛法難等等,石雕佛教與大藏經,更讓我們看出當時民眾敬法之心。

  接著開始有雕刻印刷版的大藏經出版、方冊本的大藏經出版、一直到清末的活字印刷的大藏經出版,佛經愈來愈普遍,資料愈來愈豐富,現在又有了電子藏經,網路上可取得的資料也比比皆是,但是發現,有思想、為法勤奮不懈的人好像變少了?

  就像是現在學生寫論文,很多都是從網路上copy,也不消化,還抄到牛頭不對馬嘴。學生對老師的尊敬消失了,因為他們誤以為「上課」是在上課本、上文字,以為自己也有「能力」,從網路上去找資料就好了,學校只是一個取得文憑的地方而已。

  經典也是,因為取得的太過容易,大家那份珍惜的心也好像不見了,每個人滿口都會說出無數的名相,什麼隨緣啦、不生不滅啦、四大皆空啦等等,當再進一步去審其內心的思惟……一片空白,因為沒有真正的「入心」。

  時代的變化,讓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獲得資訊,但一定要保持著敬法惜法之心,如理思維、真實修行,才會產生真正的益處,也不違佛陀教導的本意。否則,在這美麗繁榮的外表之下,只怕是一個法難的開始。願我們有心護持佛法的佛弟子們,大家一定要解行並重,真實修行!

 

2 則留言:

  1. 阿彌陀佛  師父:
    閱讀了金剛經, 心經的書本後, 心中有一個糊塗的罣礙,  8-|      即然內容都是無相,  無我,  無眾生,  無壽者相.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六根六識... 等等.   金剛經內的-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所談的內容 怎麼形容貼切呢 ?     那我更不能確定我所讀的經書是空相或是有相了 ?      我們在這娑婆世界, 不管數字, 感受, 起念, ... 等等,   都是顛到, 夢想. 那經書所記載下來的也是過去的時間..     文字是人類所創迼來給予溝通, 認知.    那也是空相了嗎 ?     金剛經內的有些章節是文字繞轉.     是實相, 也是非相.. 無我, 無相, 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   一切諸佛, 即是非相... 等等.      如果人類的六根六塵六識都因心的不明淨而所蓋住,  阿難師父聽到的.. 也是跟人樣的.. 只是聽下, 記下來.  經書內容的不可說, 不可說.... 那麼真正的不可說的內容不也是空字而言了嗎 ?     不好意思, 打擾師父的時間.... :P

     
                                                                                        真正末學的 ---純菁合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