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慈悲道場懺法》卷十 -- 入懺觀文



入懺觀文
  恭聞
一、讚佛功德
十號能仁[1]坐寶蓮華成正覺;[2]十身調御[3]一微塵內轉法輪。[4]光明徧照於十方[5]方便全超於十地[6]具足十波羅蜜[7]故稱十願大王。[8]仰冀洪慈俯垂洞鑑。[9]

二、莊嚴道場
上來奉為求懺眾等修建慈悲道場懺法玆當第十卷入壇緣起。端恪一心[10]精陳十供奉獻十方三寶[11]熏修十軸儀文[12]依十科之懺法[13]解十纏之罪愆。[14]
三、往昔的業習[15]
切念[16]因從曩劫[17]果感今生。[18]昧十善之正因[19]造十惡之業障。[20]十纏自繞似鉤鎖之連環;[21]十習自熏類飛蛾之赴火。[22]漸及百千形狀復成無量罪端。[23]愛見未忘[24]貪心難滿[25]瞋火燒盡菩提之種[26]業風凋殘功德之林。[27]
四、誠心懺悔
歲月蹉跎方知過咎;光陰倏忽始覺前非。[28]今則承懺悔之玄門幸熏修而有緒。[29]憑諸緇侶披閱金文[30]修佛事以周隆[31]作無窮之法利。[32]克念攝念以重重意誠投誠於一一[33]
五、祈求佛的加被
望佛垂慈冥燻加被![34]
一念普觀無量刦 無去無來亦無住
如是了知三世事 超諸方便成十力

 入懺
啟運慈悲道場懺法
一心歸命三世諸佛
南無過去毗婆尸佛
南無尸棄佛
南無毗舍浮佛
南無拘留孫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彌勒尊佛

發願回向
 「發願回向的旨趣,是在確立我們對於菩薩行的一個方向,與發菩提心的功能一樣: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發願跟回向是開展或是確立菩薩行的一個方向,就是今天所行的菩薩行,方向在哪裡,這就是願:比如阿彌陀佛發願要成立西方淨土接引行人,觀音尋聲救苦,地藏度地獄餓鬼的苦難眾生,這個就是所謂的大願。所以「發」是成就菩薩的種種菩薩行。回向同樣也是菩薩行的一個方向。而發願回向」,兩個都是菩薩行,其又有什麼差別呢?發願是因,回向是果。發願是在行菩薩道之前,回向是在行菩薩道之後。
 所以可以看到,《梁皇寶懺》在整個章節裡,是從歸依三寶生信心,然後開始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行菩薩道的最起點的地方。菩提心發起來以後,要知道方向,就是發願。發願完以後,所行的菩薩行、成就的功德,這個果要它繼續的產生功能,就是回向。
 在《梁皇寶懺》中,發願有四章,其實只有三個概念:
一、                發願第五章:是我們與會的大眾,自己發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成就種種菩薩行的大願。
二、                總發大願第十三章、為六道發願第三十四章:是為六道眾生禮佛懺悔而發的願,希望六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成就佛菩薩的清淨身口意。是和二十章的禮佛懺悔結合起來,是為這二十章開導收束的;為六道眾生發願,成就菩薩清淨身口意業的一條願。
三、                發願第三十九:這個是更細微的菩薩行的願;菩薩行的起點落實點,怎麼樣去實踐菩薩行、怎麼樣去落實,就落實在我們的身口意上面。六根是眾惡所起眾禍之本,也是生善之本解脫之源,所以我們行菩薩道,就要從淨土、從我們的身上、從我們的六根開始實踐。要從最根本的地方下手,所以就從六根這邊下手。發願讓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能夠清淨,成就佛菩薩種種的六根功德。
禪法裡面修禪定的預備功夫,叫資糧位,修定的資糧加行前面,有一個條目叫做密護根門,就是守護我們的六根,不要攀緣外在的六塵五欲,而擾亂我們的心智、錯謬了我們身口的行為。
發願第三十九其實就是希望能夠成就清淨的六根,因為六根清淨,所有的一切法就清淨;六根成就了菩薩行,也就是所有的一切法都成就了菩薩行,所以發願要從六根開始,把菩薩行的力道,放回我們的六根裡面來。
 在《梁皇寶懺》中,「回向有三條,就是發回向心第六,跟發回向第三十七菩薩回向法第三十八〉:
一、發回向第六〉:發願第五是同一個結構,在整個梁皇寶懺裡面,做為與會大眾操持禮拜,七個主要思想裡面的發願回向的部分。
二、發回向第三十七:第三十七跟三十八章這兩章,都是在懺法將要結束的部分,也就是禮懺的功德即將圓滿,所以這兩章都在一開始時說:與會的大眾要將自己禮懺的功德回向給六道眾生。」因為第一個是我們不能夠執著這個功德,執著功德就出離不了了;第二個就是行菩薩道是要利益眾生。
不過發回向第三十七除了要不執著、要回向以外,重點是要代六道眾生回向;我們自己不執著功德以外,也要代六道眾生來回向所有,即使是一絲一毫小小的善法,都要代眾生回向,所以發回向第三十七的重點,在代六道眾生回向
三、菩薩回向法第三十八〉:重點在要效法、仰學菩薩的回向法而回向。




[1] 十號是佛的如來、世尊等十號。能仁是佛的名號。
[2] 佛坐蓮華成正覺。
[3] 調御也是佛的名號。十身是華嚴宗的行境的十佛:菩提身-示現八相成道的佛身、願身-兜率天的佛身、化身-在王宮的化身、住持身-佛入滅後的舍利子、相好莊嚴身-無邊相好莊嚴的佛身、勢力身-慈心調伏攝伏一切的佛身、如意身-對於地前-地上菩薩而生的佛身、福德身-住於三昧的佛身,智身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四智指智身,法身-是清淨空性法界身。
[4] 佛能夠在一微塵裡面轉法輪。
[5] 佛的光明遍滿,照達於十方界。
[6] 方便是利生的工具手段。佛種種的方便,利生的神通事業,超過十地的功德。
[7] 六波羅蜜加上方便、願、力、智-四波羅蜜,叫十波羅蜜。
[8] 十願大王就是普賢十大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
[9] 祈望佛廣大的慈愍心,能夠明明了了的知道我們今天在這邊禮懺。
[10] 端恪是專心一意。
[11] 精陳十供是十種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這十種供養,奉獻十方三寶。
[12] 十軸就是十卷。
[13] 十科是十段的儀軌懺法。
[14] 十纏是十種煩惱過失。
[15] 無量劫以來的煩惱跟惡業。
[16] 切念是誠懇的思惟。
[17] 無量的以前的時間。
[18] 因為從無量劫來的結習造業,所以感得今生的果報。
[19] 我們迷惑錯亂了十善的因。
[20] 沒有行十善的因,反而造了十惡的惡業,所以造成今日種種的障礙。
[21] 就是煩惱。十種煩惱把自己束縛捆綁起來,好像鎖鏈環環相扣的纏繞。
[22] 也是煩惱。十種煩惱不斷的熏染我們的身心,就好像飛蛾往火裡面撲、自尋死路一樣。
[23] 剛開始是小小的煩惱惡業,然後不斷累世長時的、多生的演變發展,惡業變成百千種的形狀,然後又形成無量的罪端。
[24] 愛見是指我們最普遍的煩惱。凡夫最根源的見思煩惱,就是愛見煩惱:是貪、瞋、痴、慢、疑,是身、邊、邪、見、戒,這兩種煩惱,造成我們生死輪迴不已,叫愛見未忘
[25] 因為有愛見,所以有貪瞋痴。
[26] 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愛之後,得不到所愛的就瞋、不能夠滿足我們喜悅的就瞋,所以瞋火燒盡菩提之種。
[27] 我們造了惡業,就摧殘了所累積的功德林。好像煩惱的瞋心火或是欲火,把我們功德的寶林,一把火燒得光光的。因為往昔以來的貪瞋煩惱不斷,所以摧毀了所有的善法功德。
[28] 生命已經過了很長了,蒙得佛法才知道這個過失,可是時間很快,突然才感覺到以前種種的不對。
[29] 憑著佛法的懺悔法門,讓我們修學懺悔,有所依憑有所進。
[30] 靠著大眾僧的帶領,我們一起來讀誦禮拜金文-就是這個懺文儀文。
[31] 我們修行建立梁皇寶懺,這個佛事很周備、很圓滿。
[32] 成就無窮無邊的佛法的利益功德。
[33] 克念攝念是講專一,意誠投誠於一一是講誠摯,這兩句是專心誠懇的意思。這是講到我們在懺悔時,心智非常的專心,內心非常的誠懇。
[34] 祈望佛給我們慈愍,在冥冥中加被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